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淮史百科 > 地方文化 > 雅致風流杜康橋

雅致風流杜康橋

2016/12/11 20:41:40    作者:徐愛明    閱讀:4891    評論:0

  杜康橋與劉伶臺相近,皆為淮上之名勝古跡。但杜康橋始建于何時?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因此,明朝馬麟在《續(xù)纂淮關(guān)統(tǒng)志》卷十二中說:“杜康橋,在山陽縣治東北古淮岸。有劉伶臺。橋與臺近,不知始于何時。” 
  早在晚唐詩人許渾的詩歌中出現(xiàn)“劉伶臺下稻花晚”之句的前后,晚唐詩人、“花間詞派”鼻祖的溫庭筠就在一首《送淮陰孫令之官》的詩中寫道:“隋堤楊柳煙,孤棹正悠然。蕭寺通淮戍,蕪城枕楚田。魚鹽橋上市,燈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虙子賢!逼渲小稖仫w卿詩集箋注》在箋注“魚鹽橋上市”一句中的“橋”時,引用《唐書·地理志》中記載:“淮陰(注:今淮安區(qū))城北半里為胯下橋,十里為杜康橋。”不經(jīng)意間,杜康橋堂而皇之地出現(xiàn)在唐代淮安的正史上了。
  滄海桑田,世事變化,一直到清朝,雖歷經(jīng)千年,杜康橋與劉伶臺依然存在。清初,黃達就曾寫過《杜康橋》,詩云:“淮堤風雨暗蕭蕭,幾度銜杯對寂寥。借問誰家新釀好,青簾柳外杜康橋!保ā兑粯羌肪砹┒缇拮尤顣x作《劉伶臺記》,記述了劉伶臺、杜康橋。清乾隆間,又有山陽諸生陳廷銓作《杜康橋》詩:“未知曹孟德,憂思若何消。村遠攜蠻榼,墟荒剩板橋。桃花紅一樹,溪水綠三篙。欲問窮通理,糟邱路不遙!贝嗽婎^兩句談曹操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典故。頷聯(lián)謂作者攜食盒到杜康橋游春。頸聯(lián)寫橋邊風光,收尾兩句即一醉萬事休之意,本詩人常談。詩句反映清代杜康橋猶存,景色依舊。
  杜康橋具體的地理位置很籠統(tǒng),但乾隆《淮安府志》記載:“范家口離城十五里,與劉伶臺毗連,東近南灣、柳浦灣,西近溝頭、菊花莊,南近石塘”,“乾隆八年,于澗河之北別開一河,引三城市河之水出聯(lián)城東北阜城關(guān),直達此河;又開澗河龍王廟閘,分澗河之水一股,亦入此河,東行經(jīng)劉伶臺前,過范家口,入馬家蕩,三城積水,其去始速,然范家口又漸為渾水所淤,不四五年,舟楫業(yè)已難行矣”。且王兆符《誰莊記》云:“淮陰新城東南十五里曰石塘,又東五里為誰莊之前莊,北三里曰中橋,又北六里曰南灣。莊之南北十里,縱橫周廣五十余里。明萬歷時,黃河決,廢為故道,斥鹵迷漫無耕土。”至此,我們大致明白杜康橋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其北毗連頗具規(guī)模的劉伶臺;其西有面積較大的櫻桃園;其周邊有建于宋朝元豐年間的華嚴寺,且與東邊靠近南灣、柳浦灣,西近溝頭、菊花莊,南近石塘的范家口相左近。
  也就是說,杜康橋附近積聚了諸如淮河(黃河)及其支流(澗河支流)、淮河大堤(黃河故道)、范家口及其閘壩、劉伶臺、杜康橋、華嚴寺、櫻桃園、誰莊(康熙年間)等眾多的、優(yōu)質(zhì)的自然、水利、文化、人文資源。而杜康橋恰恰處在這個核心景區(qū)的中心或重要的交通要道或河道(淮河的支流)上,且極具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個性魅力,以致成為地方的文化符號、區(qū)域的人文標志。很多人可能明明知道“杜康橋皆好事者巧為作合,供詞客游宴之地”,還是要“惜春揚子渡,消夏杜康橋”。即使是“畸人不可見,落日古臺荒”,也要“天地容高隱,山川入醉鄉(xiāng)。一灣淮水碧,十里菜花香。會有獨醒者,攜樽問酒狂”,去杜康橋觀光、賞景、品酒、體味人生的況味。正如阮葵生在《七錄齋文鈔》中所言:“雨中雙屐,尋幽過趙嘏樓邊;花外一笻,買醉到杜康橋下。固雅人之深致,亦晚歲之風流也。”因此,才造就了明清時期淮安杜康橋的盛名。
  明正德年間,潘叔明(字公生,潘仲蔚子)《杜康橋》詩云:“橋圮名猶號杜康,經(jīng)過空憶甕頭香。長淮到處青簾飏,新釀?wù)l家是舊方?”看來作者是再次經(jīng)過杜康橋,此時橋已破敗,但橋名仍存,于是回憶起上次在此品酒之感受,聯(lián)想到長淮到處有酒簾招展,不知誰家的酒能傳承杜康橋一帶釀酒的配方和技巧,實際上全詩是贊美杜康橋造酒的正宗和香醇。知府亦有《上杜康橋》詩:“野水橋邊說杜康,春風吹酒艷生香。行人欲問當年味,城郭猶存曲蘗方!贝嗽姾团嗽娡崳瑧(yīng)是相和之作。疑此詩在潘詩之前作,因詩中未說橋圮(或同時之作也不一定)。詩中稱杜康造酒的配方及工藝流程,山陽人一直保存著,所以造酒總是以香美著稱,得到杜康的真?zhèn)?傊是在夸杜康橋一帶酒好。
  嘉慶年間,鐵保在淮安擔任漕運總督期間,慕名前往杜康橋、劉伶臺,并作《杜康橋》一詩,詩曰:“天上酒星落,酒人誰見招。我來枚叔里,一問杜康橋。畫舫游來晚,青簾望處遙。會逢題柱客,名向醉鄉(xiāng)標。”與鐵漕帥一同游玩的蘇州人顧宗泰,以《淮陽古跡詩同漕帥鐵冶亭先生作》為題,寫有漂母祠、枚皋宅等詠古組詩,其《杜康橋》云:“明月不可掇,憂思無已時。短歌慷慨意,惟有杜康知。野店花前酒,江橋柳外旗。放懷判一醉,直與古人期!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luò)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