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舉人鮑斐英
2018/7/26 15:20:15 作者:劉懷玉 閱讀:4925 評論:條
《乾隆山陽縣志》卷21《文苑》等地方志記載:鮑斐英,字鳴岐,康熙四十六年(1707)考入山陽縣學(xué)為諸生,五十六年(1717)考中舉人。以德義著稱,雖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慷慨多義舉。家族中有孤女,收養(yǎng)于自己家,長大以后,為之準備嫁妝奩具,安排出嫁。有友人無居處,為之置辦房宅。有一姓王的因貧困而死,過了數(shù)日,其父亦死。鮑斐英獨力為之殯斂,帶頭倡議為之捐款,使其家屬妻子生活下去。鮑斐英是一位恂恂退謙君子。
鮑斐英少負文譽,文筆雅健。嘗究心于河防,頗有見解。傅澤洪觀察纂《行水金鑒》,采其說焉!缎兴痂b》全書共175卷。該書輯錄了上起禹貢、下迄康熙末年的歷代水利史料,按年編纂。卷首冠以諸圖,然后分敘黃河、長江、淮河、濟水、運河等,內(nèi)容豐富浩繁。其中關(guān)于長江流域共十卷。現(xiàn)有淮揚道署刊本通行本。是水利發(fā)展史編年體長篇詳盡的資料匯編,其中有鮑斐英的研究成果。
鮑斐英曾官內(nèi)閣中書,卒于官。因其居官時間不長,未及有所建樹。
朱士彥《吳鞠通傳》云:溫病學(xué)家大醫(yī)吳鞠通先生“初娶鮑氏”。這位鮑氏即鮑斐英的孫女。鮑斐英有子名鮑驄武,字步永,乾隆五年(1740)考入山陽縣學(xué),可能即吳瑭妻鮑氏之父,即吳瑭之岳父。另一子名鮑蘭生,字紫崖,乾隆二十年(1755)考入山陽縣學(xué)為諸生?赡苁菂氰┲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