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知名人物 > 閻若璩

閻若璩

作者:政協(xié)文史辦    閱讀:11995    評論:0

  閻若璩(1636-1704),字百詩,號潛邱居士,淮安人,先祖為山西太原西寨村人。清初著名學者,清代漢學(或考據(jù)學)發(fā)展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明崇禎九年(1636),閻若璩生于淮安一個鹽商兼官宦文士家庭。幼年天資遇鈍,身體多病,患口吃。但讀書勤奮,曾經集陶宏景、皇甫謐的名言:“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題于柱上,表示立志向學的決心。年二十讀《古文尚書》即疑其偽,沉潛三十余年,進行考證,終于寫成了著名的《古文尚書疏證》(八卷)。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引經據(jù)典,羅列了一百二十八條陳述其矛盾所在,證實了自己對東晉梅頤所獻的《古文尚書》二十五篇確系魏晉聞偽作的推斷,翻了一千多年經學史上的一個大案。閻若璩的《古文尚書疏證》確證了《古文尚書》是偽作,沉重地打擊了宋明理學,觸動了儒家經典的權威,其思想意義是深遠的。名儒黃宗羲看了《古文尚書疏證》后,大加贊賞說:“一生疑團,見此盡破矣!”并親自為此書寫序。近代學者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評述說:“閻百詩的《古文尚書疏證》不能不認為是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彼诳甲C方面的成就,使他成為一代宗師。
  康熙二十五年(1686),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徐學乾奉敕修纂《大清一統(tǒng)志》、《明史》、《清會典》,閻若璩以天下名士之首被應邀參與編纂。對史館編修汪琬撰著《五服考異》糾正其謬,對顧炎武《田知錄》質疑數(shù)處。與此同時,閻若璩還同萬斯同、顧祖禹、胡渭等學者協(xié)助徐學乾編撰《資治通鑒后編》一百八十四卷。
  康熙四十三年初,皇四子親王胤禛(即以后的雍正皇帝)因久聞閻若璩的盛名,以手書相邀,為其講解經史。六月,閻若璩因病逝世京師。親王胤禛搖遣官經紀其喪事,并親撰挽詩及祭文,稱他“讀書出身,一字無假,積軸盈箱,日程月課,孔思周情,皆大言深”。
  閻若璩一生勤奮治學著書,除著有《古文尚書疏證》外,尚有《四書釋地》、《潛邱札記》、《困學記聞注》、《孟子生逐年月考》、《眷西堂集》等。他治學嚴謹,“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據(jù)”、“無一字假”。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實事求是學風對乾嘉學派的形成影響很大。紀曉嵐對他在考據(jù)學上的貢獻給予很高評價:“百年以來,自顧炎武以外,罕能與之抗衡者!苯稘h學師承記》將閻若璩推為清代漢學家第一。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