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周恩來與鄧穎超研究 > 周恩來廉政建設思想新探

周恩來廉政建設思想新探

2015/5/25 14:33:29    作者:王家云    閱讀:4673    評論:0

  周恩來的廉政建設思想內涵極為豐富,研究這一思想對于我們正在進行的廉政建設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對此雖已引起一些學者的關注,但研究中如何科學揭示周恩來的廉政建設思想的本質內涵與特征,是仍值得探討的。本人認為,周恩來的廉政建設思想頗具特色,其最本質的內涵與最鮮明的特征是:靠思想教育培養(yǎng)人,旨在建立廉政建設的自律機制;靠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人,旨在建立廉政建設的約束機制;靠民主監(jiān)督約束人,旨在建立廉政建設的他律機制。這三個機制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自成體系,至今仍是我們進行廉政建設的基本方略。
  一、靠思想教育培養(yǎng)人,旨在建立廉政建設的自律機制
  思想教育是廉政建設的基礎,其功能在于有組織、有計劃的培養(yǎng)人,努力提高從政者的思想素質,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奮斗目標與行為方式,這是其它活動不可替代的;诖,周恩來歷來倡導“注重道德教育”,他認為其意義在于“思想很重要,是指導,必須加強學習”。[1]因此,他在講領導干部過“五關”問題時,首先強調“過思想關”,其目的就“是解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問題,也就是要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或者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時代,時時前進”。[2]只有這樣,才能永葆“廉潔的、認真辦事的、艱苦奮斗的、聯(lián)系群眾與群眾同甘共苦共患難的自己的政府”[3]的光輝形象。
  第一,要強化執(zhí)政為民意識
  周恩來認為廉政教育首先要強化從政者的執(zhí)政為民意識。他反復強調,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的國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4]“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共苦,共命運”。[5]也就是說當官不是為了當老爺,而是為了人民謀利益。每一個從政者不論職務高低,資歷長短,都是人民的勤務員。他在關于昆曲《十五貫》的講話中語重心長的說:“《十五貫》教育我們做‘官’的人,讓我們想一想,是不是真正在為人民服務”。[6]要堅決“反對任何共產黨員由滿腔熱忱地、勤勤懇懇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貴品質墮落到資產階級卑鄙的個人主義”。[7][1]
  強化執(zhí)政為民意識,說到底就是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公仆意識,就是要“為最大多數(shù)人民謀最大利益,集中最大權力,做最大的好事”,使“人民比較滿意”。[8]這旨在教育我們的干部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權力實際上是一種責任,即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就其對象而言,是為“最大多數(shù)人民”,而不是為少數(shù)人,更不是為個人;就其目標而言,是為人民“謀最大利益”,即長遠利益、根本利益,而不僅僅是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就其標準而言,是為人民“做最大的好事”,而不只是一時的好事、細小的好事;就其效果而言,是“人民比較滿意”,而不單純的追求領導滿意,更不是自我滿意。對此,周恩來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即便是在身患不治之癥的情況下,仍然每時每刻想的是國家和人民,執(zhí)著的堅持一輩子為國家、為人民拉車,一息尚存,就得奮斗。忠實的履行其“誠誠懇懇、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應該象條牛一樣努力奮斗,團結一致,為人民服務而死”的誓言。[9]為我們樹立了執(zhí)政為民的光輝典范。
  第二,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
  周恩來認為廉政教育的內容之二是教育干部牢記“兩個務必”,要艱苦奮斗,勤儉樸素,謙虛謹慎,不奢侈浪費、貪圖享受。
  首先要艱苦奮斗。周恩來認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就應該和人民群眾同甘苦、共命運,而不應該脫離群眾,講特殊,講排場。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面對全國即將勝利的新形勢、新考驗,他就高瞻遠矚的提出,進了城,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我們要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長期在農村中建立起來的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不要向剝削階級造成的奢侈腐化的生活看齊。要向我們歷來的艱苦樸素的生活看齊”。[10]新中國成立后,針對個別干部不愿意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他及時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繼續(xù)“提倡勤儉樸素的作風,反對資產階級的鋪張浪費思想”。[11]之后,他反復強調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革命勝利了,不要下了山就忘了山,進了城就忘了鄉(xiāng)”,“如果忘了,就是忘本”。[12]到了上世紀60年代,他在談到領導干部“過好五關”時再次強調:“物質生活方面,我們領導干部應該知足常樂,要覺得自己的物質待遇夠了,甚至于過了,覺得少一點好,人家分給我們的多了就應該居之不安。要使艱苦樸素成為我們的美德”。[13]
  其次要戒驕戒躁。1954年2月10日,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屆四中全會上指出:“我們黨內目前主要的危險就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而黨內干部中首先是高級干部中的驕傲情緒,正是這種思想滋生的溫床”。[14]所以,他認為全會“敲起這種警鐘是適時的,絕對必要的,哪怕只發(fā)現(xiàn)了這種危險狀況的萌芽”。 “如果不把問題提得這么嚴重,全黨、首先是高級干部便不會認識這種狀況的危險性,甚至還會自覺地或者不自覺地聽任這種危險的萌芽蔓延滋長,這樣,必致貽害全黨”。[15]同月25日,他在高崗問題座談會上進一步總結應從高崗的事件中吸取的教訓,其中即講到一切驕傲情緒、自由主義、個人主義……都應受到批判;馬列主義的教育必須加強;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必須確立。
  第三,要保持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
  周恩來認為廉政教育的內容之三是要教育干部保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
  密切聯(lián)系群眾,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yōu)勢與光榮傳統(tǒng)。對此,周恩來多次指出:“在戰(zhàn)爭年代,我們與老百姓住在一起,天天見面,不分彼此,和群眾關系很密切”。而“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國家大了,‘官’大了,和根據(jù)地的情況不一樣了”。 [16]正因為如此,他強調要把與群眾聯(lián)系,向群眾學習,從群眾中吸取營養(yǎng)以及同群眾交朋友,視為黨的領導干部的重要任務,他提出要自覺的“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它們”,[17] 并要將此作為自己的修養(yǎng)要則。
  周恩來認為執(zhí)政黨的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一定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置身于群眾之中,切不可把自己置身于群眾之上或群眾之外搞特殊化和官僚主義。為此,1963年,他曾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專門批判了官僚主義作風,在歷數(shù)官僚主義在黨和國家機關中存在的20種表現(xiàn)形式之后語重心長的指出:“官僚主義在我們執(zhí)政的黨內,在我們的國家機關內,的確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險的。”“如果聽其發(fā)展,不堅決加以克服,必然造成更大的危害!盵18] 因此,必須時時警惕。
  第四,要提倡自覺過好“五關”
  周恩來認為廉政教育歸根到底是教育干部自覺的過好“五關”,即過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
  周恩來提倡過思想關,旨在“解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問題”,他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是無止境的,因此我們的思想改造也就沒有止境!币虼,過思想關,“這是一輩子的事!盵19]提倡過政治關,“最重要的是立場問題”。其中“立場究竟穩(wěn)不穩(wěn),一定要在長期斗爭中才能考驗出來。同時還要看我們的工作態(tài)度、政策水平、群眾關系,看我們的黨性”。[20]提倡過社會觀,即強調“中國這個社會極其復雜”,“在這個社會里,舊的封建的資本主義的習慣勢力,很容易影響你,沾染你,侵蝕你,如果你失去警惕,這些東西就會乘虛而入!彼強調改造社會的長期性、復雜性,要求干部對此“要有精神準備,要有長期奮斗的決心”。[21]提倡過親屬關,就是要解決“對親屬,到底是你影響他還是他影響你”的問題,“一個領導干部首先要回答和解決這個問題”。 [22]旨在要管好配偶、子女等,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取私利。提倡過生活關,即強調在物質生活方面,“我們領導干部應該知足常樂”,“要使艱苦樸素成為我們的美德”。在精神生活方面,他強調應增強政治責任感,提高精神境界,“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主義事業(yè)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23]綜上所述,就是要增強教育的合力,形成有效的自律機制。
  二、靠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人,旨在建立廉政建設的約束機制
  周恩來在談到民主問題時曾深刻的指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我們的國家制度上想一些辦法”。“這一點帶有本質的意義!盵24]他認為建章立制是廉政建設的關鍵,其意義不僅在于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還在于制度問題帶有強制性。
  第一,要重視法制建設
  周恩來認為,加強廉政建設應切實加強法制建設,旨在加強立法工作和革命的法制,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懲腐敗分子。
  首先,要有法可依。他在出任政務院總理受命組建政務院及下屬機構的過程中,始終強調,“政務院已成立,各部門都應該有一個組織法,以便依法辦事”。[25]他在慶祝建國一周年的講話中,即肯定了人民司法工作在“制訂人民法律”方面的成績。在隨后開展的“三反”、“五反”斗爭中,他著力關注懲治腐敗的法制建設,先后多次主持政務院會議,研究制定一系列法規(guī)、文件。1952年1月26日,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各地電,發(fā)去《懲治貪污條例(草案)》征求意見。3月2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于解除小貪污分子的顧慮及處分問題的指示》。3月8日,主持第127次政務院會議,批準了《中央節(jié)約委員會關于處理貪污、浪費即克服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規(guī)定》。3月28 日,主持政務院第130次會議,制定了《關于“三反”運動中成立人民法庭的規(guī)定》,要求人民法庭要用法律的手段嚴肅、適時的處理“三反” 運動中被查出來的貪污分子、行賄受賄的腐敗分子。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規(guī)定一切國家、機關、企業(yè)、學校及其附屬機構的工作人員,凡侵吞、盜竊、騙取、套取財務,強索他人財物,收受賄賂以及其他假公濟私違法取利之行為,均為貪污罪,并依其情節(jié)輕重,應該分別受到懲治。《條例》將“三反”、“五反”運動形成的經驗,用法律條文固定下來,以保證懲治貪污有法可依。
  其次,要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在審理劉青山、張子善特大貪污案時,他復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楊秀峰:準予將二犯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并沒收其全部財產。他認為即便他們功勞很大,地位很高,但只要侵吞人民的利益、構成嚴重的犯罪行為,那就堅決繩之以法。與此同時,對那些“以行賄、欺詐、謀取暴利、偷稅漏稅等犯法行為,”“危害人民利益,腐蝕國家工作人員,以遂其少數(shù)人的私利”,也必須嚴懲不貸。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這種情形如果不加以打擊和鏟除而任其發(fā)展下去,則我們革命黨派、人民政府、人民軍隊、人民團體日益受著資產階級的侵蝕,其前途將不堪設想”。[26]這就是說,既要依法懲處黨內、國家機關內少數(shù)腐敗分子的貪贓枉法行為,也要依法懲處那些引誘、拉攏、腐蝕干部走上犯罪道路的不法之徒。只有這樣,才能營造懲治腐敗的法制環(huán)境,促進廉政建設。
  第二,要重視建章立制。
  周恩來認為建章立制是廉政建設的基礎工作。建國伊始,百廢待興,周恩來就極為重視建章立制,目的是使各部門、機關及工作人員辦事有章可循,進而建立紀律嚴明、廉潔而有講道理的人民政府。1949年11月1日,就政務院一些部門競相高價搶購房屋而引起房價猛漲一事,周恩來專門簽署了通令,規(guī)定:“凡需要購房,均需向政務院呈報房屋情況和價目,經指定機關審批始得購買,否則以違法論!盵27]為了過好一個儉樸的新年春節(jié),同年12月30日,周恩來主持政務院第13次政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新年和春節(jié)期間各級政府工作人員不得宴客、收送禮物和相互拜年的規(guī)定”。[28]此后,他一直重視廉政建設的制度建設。
  周恩來認為,要重視建章立制,要著力在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
  首先,要健全黨內民主生活。針對執(zhí)政黨的特點,為防止個人專斷和減少決策失誤,他堅持“黨內要有正常的民主生活,要實事求是,要按照黨章辦事”。[29]他特別強調要堅持黨委的集體領導。他說:“黨的組織領導,不是個人領導”。針對有些黨員干部“儼然以領導者自居,擺正領導者姿態(tài),發(fā)號施令,”好像黨的領導就是他個人的領導的現(xiàn)象,他非常嚴肅的批評說:“黨章沒有規(guī)定黨員有這樣的權利,實際上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本事”,“個人沒有權力領導一切,不管是誰”。[30]
  其次,要健全規(guī)章制度。建國初期相繼出臺了全國政協(xié)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政府工作條例、政府及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統(tǒng)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等一系列法規(guī)。他強調“一切破壞經濟紀律、勞動紀律、財政紀律和損害公共財產、浪費國家資金的現(xiàn)象,在我們這里都是不能容許的;一切只顧個人不顧社會、只顧局部不顧全體、只顧眼前不顧將來、只顧權利不顧義務、只顧消費不顧生產的觀點和行為,都是必須反對的”。[31]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也堅持要將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保留下來,努力維護規(guī)章制度的嚴肅性。
  再次,實行決策公開化。他指出:“任何政策的決定和改變,任何政策中之正確部分或錯誤的部分,必須適時的不但向干部而且向群眾公開指出!盵32]目的是注重政務公開,讓人民群眾對國家和社會的重大事務有更多得知情權、參政權和議政權。為此,周恩來強調要廣泛聽取不同意見,有的問題甚至可以在人大會議上進行辯論!熬褪钦f,人民代表提出的意見,政府要出來回答;卮饘α,人民滿意;不對,就可以起來爭論”!拔鞣綍h的某些形式和方法還是可以學的,這能夠使我們從不同方面來發(fā)現(xiàn)問題”。[33]總之,增加決策透明度,實行公開辦事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規(guī)章制度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三、靠民主監(jiān)督約束人,旨在建立廉政的他律機制
  民主監(jiān)督是廉政建設的保證,其功能是對公共權力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通過健全的全方位的民主監(jiān)督去約束從政者的行為。周恩來認為,“任何干部必須無例外地受到黨的組織和人民群眾尊重的監(jiān)督!盵34]且“需要一套制約的辦法”,[35]使其自覺自愿的真心實意的接受監(jiān)督。
  第一,要建立專門的監(jiān)督機構與制度
  根據(jù)《中國人民政府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關于“在縣市以上的各級人民政府,設人民監(jiān)督機關”之規(guī)定,1949年10月19日舉行的中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jiān)察委員會。周恩來在慶祝建國一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即指出:“各級人民監(jiān)察組織和工作,業(yè)已開始建立,但各級人民政府還必須加強對這方面工作的領導”。[36]周恩來在談到這一機構設置的目的時指出: “是為建立監(jiān)察制,監(jiān)督行政部門,如公務人員是否執(zhí)行了政府的決議和政策,是否有貪污腐化等情形”。[37]其主要任務:一是監(jiān)察全國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是否違反國家政策、法律、法令或損害人民及國家的利益,并糾舉其中違紀失職的機關和人員;二是指導全國各級監(jiān)察機關的監(jiān)察工作,頒發(fā)決議和命令,并審查其執(zhí)行情況;三是接受及處理人民、人民團體對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違紀失職行為的控告。
  為了保證監(jiān)督活動的正;⒅贫然,1952年8月,周恩來簽署了《政務院關于普遍發(fā)展人民監(jiān)督員的指示》。目的在于推廣人民監(jiān)察通訊員和人民監(jiān)察室的組織,并加強其領導,以便通過這種方式密切聯(lián)系廣大群眾,充分發(fā)揮群眾的監(jiān)督作用,同時也將群眾監(jiān)督國家公務人員違法行為與腐敗行為的活動制度化、正規(guī)化。同年12月,周恩來還簽署命令,頒發(fā)了《省(市)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機關和國營機關財經企業(yè)部門監(jiān)察室暫行組織通則》。1953年6月為了切實加強政府機關內部對國家工作人員違法行為的監(jiān)督,政務院第184次政務會議正式通過《各級人民政府監(jiān)察機關設置監(jiān)察通訊員通則》,規(guī)定了人民監(jiān)察通訊員的任職條件、任務和應遵守的紀律。行政監(jiān)察機構與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維護和加強政紀,有利于行政法制建設,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建設。
  第二,要發(fā)揮國家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職能
  周恩來認為人民代表大會不僅是立法機關,同時也是監(jiān)督機關。為此,他極為重視人民代表大會的監(jiān)督作用。1950年,在慶祝建國一周年之際,他就充分肯定了這種重要的監(jiān)督途徑。他說:這些代表會議和代表大會,“對于政府聽取人民的意見及人民了解與監(jiān)督政府的工作,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8]1954年,他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闡明了這一觀點。他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有監(jiān)督我們的財政收支的權力和責任。我們希望各位代表監(jiān)督政府工作人員并同政府工作人員合作來反對浪費資金的現(xiàn)象,反對機構龐大的現(xiàn)象,反對違反財政制度的現(xiàn)象,反對不愛護國家財產、不嚴格節(jié)約和不努力增加資金積累的現(xiàn)象,反對偷稅、漏稅和盜竊國家資財?shù)男袨,反對貪污的行為!盵39]1956年,他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談到擴大民主問題時,還闡述了人大代表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的具體途徑:一是“使人民代表經常去接觸人民”;二是“人民代表提出的意見,政府要出來回答”;三是“要人大代表參加對政府工作的檢查,一直到檢查公安、司法工作!盵40]確保人大代表對政府工作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直接的監(jiān)督。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內部監(jiān)督
  周恩來認為民主監(jiān)督不僅是國家的專門的監(jiān)督機關和人民代表大會的事,還包括黨內和國家機關內部的互相監(jiān)督。
  首先是上下之間的監(jiān)督。周恩來在談到民主問題時強調中央和地方要相互影響。他指出:“中央和地方盡管是上下級關系,必要時也要唱‘對臺戲’!薄耙虼,中央與地方要相互影響,相互監(jiān)督,不要以為只是上面對下面的監(jiān)督,下面同樣要監(jiān)督上面,起制約的作用!盵41]旨在強調上下級之間的雙向監(jiān)督。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政府的工作,減少官僚主義。
  其次是部門之間的監(jiān)督。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即強調要“加強財政監(jiān)督和財政紀律”。[42]到了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做好1962年國民經濟調整工作任務時,再次強調指出:“一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機關團體,都要嚴格遵守國家的現(xiàn)金管理制度、信貸管理制度和財政管理制度”。“財政金融部門應該加強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財政監(jiān)督。”[43]舉一反三,各政府機關及機關內部各部門之間均應實施互相監(jiān)督。
  再次是班子成員之間的監(jiān)督。周恩來認為班子成員之間的監(jiān)督是十分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他說:“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離開集體;任何一個人,不管他的地位多高,責任多大,都要在集體中受到監(jiān)督,都要有人管。這是集體生活中的一條原則!盵44]他強調班子成員之間的監(jiān)督,關鍵是要恢復和加強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45]
  第四,要建立廣泛的外部監(jiān)督
  周恩來認為民主監(jiān)督僅靠黨和國家機關內部的監(jiān)督是不夠的,還要有廣泛的外部監(jiān)督。
  首先是要發(fā)揮政協(xié)委員和民主黨派的監(jiān)督職能。周恩來一直十分注重發(fā)揮政協(xié)和各民主黨派的作用,他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講話中談到民主黨派的責任時強調“今后要把事情搞得更好,大家要共同負責,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民主黨派要負起監(jiān)督的責任”。[46]為此,他提倡黨內干部要主動地與民主人士交朋友、虛心聽取民主人士的意見,鼓勵他們對政府和干部提出批批評,實施監(jiān)督,進而促進黨和政府的廉政建設。
  其次是發(fā)揮社會監(jiān)督的職能。一是群眾監(jiān)督,周恩來十分注重人民來信和來自基層的意見,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不要把自己置于群眾之外,更不能居于群眾之上。二是社會團體的監(jiān)督,周恩來極為重視發(fā)揮工會、婦聯(lián)、共青團等等組織的監(jiān)督作用。他在談到工會的作用時指出:“工會要配合黨和政府去進行工作”,其中“要起監(jiān)督作用”。比如“政府沒做好的事,工會可提意見。黨派互相監(jiān)督,工會也可以同其他方面互相監(jiān)督!盵47]人民群眾可以通過這些團體來反映自己的意見,批評和揭露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三是輿論監(jiān)督,比如通過報刊、廣播等宣傳媒體“把所有代表的發(fā)言,包括政府工作的發(fā)言,不管對的、部分對的甚至錯的都發(fā)表出來。這就在人民中揭露了政府工作的缺點。”[48]他認為這樣做有好處,哪怕揭露錯了一點也不要緊,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歸根到底,就是為拓寬監(jiān)督渠道,增強監(jiān)督合力和實效。
  綜上所述,周恩來廉政建設思想自成體系。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三靠監(jiān)督,這三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互為制約,缺一不可。
  一靠思想教育,旨在建立廉政的自律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黨的建設的生命線、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yōu)勢,這是廉政建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堅持切實有效的思想教育,旨在培養(yǎng)人,強化自律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增強政治責任感,提升思想境界,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線,使其不愿腐敗,只愿廉政。
  二靠規(guī)章制度,旨在建立廉政的約束機制。建章立制的意義在于教育雖是必要的,但不是萬能的,還要靠法制,靠制度來規(guī)范。這是因為制度建設帶有強制性和根本性,所以建章立制這是廉政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或者說根本環(huán)節(jié)。切實加強法制建設,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旨在規(guī)范人,規(guī)范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形成靠制度管人的機制,使其按章辦事,不能腐敗,只能廉政。
  三靠民主監(jiān)督,旨在建立他律機制。自律是必要的,但僅有自律是不夠的。民主監(jiān)督就是旨在約束人,即通過強化監(jiān)督,綜合運用專門監(jiān)察機構的監(jiān)察、國家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完善的內部監(jiān)督和廣泛的外部監(jiān)督等多種形式,形成嚴密的監(jiān)督網絡,有效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這是廉政建設的保證環(huán)節(jié)。切實加強民主監(jiān)督,對政府和干部實行全方位的監(jiān)督,使其感受到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監(jiān)督,從而不敢腐敗,只好廉政。
  周恩來廉政建設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寶庫中極為珍貴的財富。他的廉政建設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廉政法制建設,完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認真研究、宣傳周恩來廉政建設思想,對于扎實推進中國共產黨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努力開創(chuàng)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jiān)控機制,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2][4][5][6][7][8][11][12][13][14][15][16][18][19][20[21][22][23][24][26[29][30][31][33][34][35][36][38][39][40][41][42][43][46][47][48]周恩來選集(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1;423;142;421;199;119;209;92;73;427;122;120;350-351;422;423;425;425-426;426;427;207;81-82;352;365;144-145;208;119;199;38;38;142;207-208;209;141;385;395;397;208頁
[3] ]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五冊).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608頁
[9] [10] [17] [45]周恩來選集(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362;125;125頁
[25]童小鵬.風雨四十年(第二部).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頁
[27][28]周恩來年譜(上卷).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頁
[32]周恩來大辭典. [M].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頁
[37] 周恩來統(tǒng)一戰(zhàn)線文選.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3頁
[44] 周恩來教育文選. [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216頁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