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壽民畫蘆雁
2015/6/12 16:29:57 作者:秦九鳳 閱讀:6825 評論:條
邊壽民的蘆雁栩栩如生。邊壽民的蘆雁為何畫得這樣傳神逼真呢?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師傅,先從師而后才能行行出狀元。邊壽民這個蘆雁“狀元”也是通過“師傅”學來的。這位“師傅”就是淮安東南鄉(xiāng)馬家蕩里的一位獵人。有一年三月,恰值淮安鄉(xiāng)間第一大鎮(zhèn)車橋舉辦東岳廟會,邊壽民在他的葦間書屋內(nèi)作出幾幅新畫,帶上書童,雇了一條小船,赴車橋廟會,擺下一個攤位,掛出新作畫卷,就地展紙研墨。于是,前來趕赴廟會的文人雅士們紛紛聚攏過來,見到桌簾上還寫有“葦間潤例”:“葦間蘆雁,獨家見長。水墨中堂,紋銀五兩。四幅條屏,紋銀十兩!边厜勖駮r年20多歲,正值年少氣盛之時,見圍攏的人越來越多,就取筆蘸墨,刷、點、勾、潑,一幅活生生的蘆雁中堂,頃刻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圍觀者個個點頭稱贊:“邊先生筆下的蘆雁,果然名不虛傳!”人們的贊美,使邊壽民更加樂不可支。這時,只見一個手提獵槍的中年人一邊瞇著眼睛聚精會神地看畫,一邊喃喃自語說:“蘆葦、灘蕩和天光水色都畫得不錯,就是哨雁的尾巴畫得不對!庇捎谒f話聲音并不大,開始并無人注意。不料,這位獵人看畫入了神,竟不由地把手中的槍口撩到畫面上那只哨雁的尾巴處就勢往上一挑。這獵槍口上本來就帶有黑色硝煙,經(jīng)他一劃拉,原來下垂的雁尾巴在人們視野中突然往上翹了起來。書童一見,一把抓住獵人:“你這人好大膽,竟敢污損我家先生畫作!少說你也要賠五兩銀子!”
邊壽民也正要發(fā)作,但他一眼瞟見畫面上的那只高昂著頭的大雁,經(jīng)獵人把尾巴畫翹起來之后,竟平添了許多神韻,心中雖然不悅,終究發(fā)作不起來。那獵人呢,一見書童纏住他,并要他賠五兩銀子,這才慌了起來,只好照實說:“我是見畫得不像,才用槍管比劃一下,沒想槍口煙灰污了先生畫卷,抱歉,抱歉!”書童聽了氣得頭頂上的沖天辮子直指藍天:“你大膽胡說!我家先生7歲學畫,先摹王維、吳道子,后學朱耷、唐寅,前后十多年,所畫蘆雁名傳四海。你說他哪一點畫得不像?”
眾人聽了書童的一番話,以為那個獵人一定會被唬住。不料他卻不慌不忙地轉(zhuǎn)身對邊壽民說:“邊先生,恕我直言。你畫的蘆雁都是師從古人仿效而來的。而真的活雁你還見得不多。實話告訴你,我就是這車橋東邊流均溝馬家蕩人,一年四季都在蘆葦蕩中生活,朝拾雁蛋,暮撿雁翎,槍下傷的雁只比你畫的雁要多得多,可我從來沒看見雁群落地后,放哨的頭雁會耷拉著尾巴。”一席話說得邊壽民十分激動。他一把拉過獵人說:“老兄見多識廣,今后請你做我的老師吧!鲍C人馬上搖頭擺手說;“使不得!使不得。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你還是親自到我們馬家蕩去生活個一年半載的,包你再畫蘆雁時不出一點差錯!”邊壽民一聽,連連點頭稱是,于是當即收了畫攤,帶著書童登上獵人的小船去了馬家蕩。從此,他師法美麗的大自然,作畫時既吸取古賢的精髓,又不拘泥古人筆法,不斷創(chuàng)出新意,獨樹一幟,終于成為畫蘆雁的一代宗師,入鼎著名的“揚州八怪”畫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