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歌
2015/8/4 9:21:07 作者:程厚明 閱讀:3661 評論:條
所謂夯歌,就是在打夯時唱的歌。改革開放以前,老百姓像蓋房子奠宅基,為了使基礎(chǔ)穩(wěn)固,在新鋪的基土上用石硪或木硪把它夯實。石硪就是小磨大小的石塊,四周鑿幾個眼子系上繩子。木硪就是用一截4尺高瓷盆粗的;蹦舅闹茚斏习驯撞课揭粔K厚厚的鐵板,這樣夯起來扎實。一般打夯用6至8人,多則10幾個人。為了統(tǒng)一步調(diào),再找一個領(lǐng)頭領(lǐng)夯,其余人隨著夯歌音調(diào)抬起石硪猛打猛扎,這樣一唱眾和形成了夯歌。
夯歌也屬于民歌,它富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色彩,在我們廣袤浩淼的洪澤湖畔相傳悠久,源遠流長。小時候,哪家宅基打夯,我們幾個別小伙伴也去湊熱鬧,隨著領(lǐng)頭人的歌聲起落,也亮開歌喉吟唱助興。村民們白天忙于勞作,打夯都在晚上進行。點兩盞小馬燈朝宅基旁村枝上一掛,挑燈夜戰(zhàn)。如果是有月亮的夜晚,就用不著點馬燈,皎潔的月光亮而溫馨。打夯至夜半時分,雖然月影西斜,我們還意猶未盡玩興正濃,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還一路歡歌情趣盎然。
夯歌的內(nèi)容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據(jù)老輩人講,舊社會打夯時夯歌內(nèi)容全是插科打諢低級趣味的東西,新社會夯歌內(nèi)容也吐故納新,順應時代潮流。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適逢大躍進時期,記得領(lǐng)頭人唱:“人民公社好嘍——”眾人和著歌尾,不約而同地唱出:“哎哩個嗨唷——”,大家用力拎起石硪的繩索,隨著繃緊的繩索,把石硪拋向半空中。石硪落下砸出一個深深的坑塘。第二句夯歌又起:“好處說不了喔——”,打夯人抬起石硪猛砸下去:“實行十三包喔——”,“哎哩個嗨唷——”;“吃鈑不要錢嘍——”,“哎哩個嗨唷——”。余味悠長的夯歌此起彼落,聲情并茂。十年動亂時期,夯歌內(nèi)容又推陳出新,領(lǐng)頭人唱:“抓—革—命—嘍”,眾和道:“哎哩個嗨唷——”,“促—生—產(chǎn)—嘍”,“哎哩個嗨唷——”,“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等,后來把計劃生育、民兵三落實、治安保衛(wèi)、科學種田等時事政治也編入夯歌內(nèi)容,使之內(nèi)容豐富多彩,大家配合一致,用力均勻,既省力又便捷。
打夯時,領(lǐng)頭人雖然不出力增勁,但也是腦力勞動,當他嘴里唱著一上句,頭腦里面又要考慮下一句,注意內(nèi)容連貫性。嗓音也隨著工作進度不斷提高。
有一年冬天,滴水成冰地面凍有六七寸厚。當時公社掀起冬季積肥高潮,指示村里把小鎮(zhèn)街道地面“千腳泥”鏟出來做肥料。雖然天寒地凍,但村民積極性很高漲,先把凍結(jié)的地面用石硪砸裂撬開,再抬到田里給三麥做基肥。正好我們星期天也投身到熱火朝天的積肥運動中去。作文課時,周立望老師出了一個作文題目叫《嚴冬積肥忙》讓我們做。我回憶當時村民用石硪砸開凍結(jié)的地面的情景,悅耳的夯歌還縈繞耳際,我突發(fā)靈感,在作文里寫了一首打油詩:“鏟土積肥冬閑月,天氣雖冷心里熱,異口同聲夯歌起,‘六寸鐵板’盡開裂。”把火熱的勞動場面概括得淋漓盡致,打油詩受到同學們的贊揚。
如今,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傳統(tǒng)的建房工藝——打夯已被無情淘汰,老百姓蓋樓房再也不用石硪夯宅基,而是挖開地槽,根據(jù)土層承愛壓力,用水泥鋼筋直接澆灌,真是堅如磐石。在廣袤的平原地區(qū)來說,可謂是百年大計。而眾人抬石硪打夯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