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淮史百科 > 地方文化 > 補鍋鋦碗

補鍋鋦碗

2015/8/31 9:14:43    作者:丁以洲    閱讀:4020    評論:0

  兒時,有一個行當(dāng)叫補鍋鋦碗。之所以出現(xiàn)這一行當(dāng),原因很簡單,就是那個年代很窮,什么東西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時期,每個家庭大多是兩口鐵鍋,大一點的煮飯,小一點的炒菜、做湯。一口鐵鍋用來用去鍋底的鐵皮便一片片老化、剝脫,久而久之,鍋底就漏了。鍋漏怎么辦?賣廢鐵又賣不出幾個錢,買口新鍋又要再花錢,只有補鍋。
  那時期,街頭巷尾不時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吆喝聲,鍋漏的人家只要聽到“補鍋鋦碗”的聲音,便立即跑到家門口叫其等一下,囑其到門口補鍋。那補鍋匠的行頭很簡單,一根扁擔(dān),兩頭一邊一個小木箱,里面裝著剪刀、鏟子、鐵皮、錘子等工具,另一頭是一個干活時坐的小板凳。補鍋時,先將鍋底老化的薄鐵鏟掉,查找一下漏在何處,然后剪一塊小鐵皮,再放上鉚釘,由內(nèi)向外朝漏處一擺,用手一摁,然后把鍋底翻過來,用錘子把鉚釘拉開敲平,再從小罐子里取點油泥,抹在四周,鍋就算補好了。主家拿到鍋后,倒點水放到鍋里,用刷鍋把刷去修補處的油泥,檢查一下漏不漏,看沒有什么,便付給工錢。那時補個鍋,工錢很少,只有2毛錢,因為土產(chǎn)店里一口新鍋(2張的)也就是5角8分。
  相對于補鍋而言,那鋦碗的手藝就顯得精細(xì)了。那時,一些人家裝菜用的大多是瓷碗。有時一不小心就碰裂了,若是再用又怕一下子端成兩半,扔又舍不得扔,便放在家里等師傅上門。記得有一天中午,巷子里又傳來“補鍋鋦碗”的聲音,母親連忙讓我招呼師傅站住,這時二姐拿著那碰裂的大花碗跑過來,師傅看了看,從工具箱里取出小搖鉆,在碗裂紋的兩邊各鉆了四個眼,然后將一根砸扁的銅絲做成的鋦子由內(nèi)向外穿出來,再曲過來,用小木錘輕輕地掂了幾下,外面抹上油灰,碗就鋦好了。那處理形同時下的釘書針,其神奇之處就在于以手搖的方式在碗上鉆了幾個眼。據(jù)說,其鉆頭是用金鋼石做的。俗話中說的“沒有金鋼鉆就別攬瓷器活”就是由此而來。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種家用電器應(yīng)運而生,取而代之的鋁鍋、鋼精鍋也漸漸地從人們的家庭生活中離去,很多家庭都用上了高檔的不沾鍋,至于補鍋鋦碗的行當(dāng)也已成為歷史,許多年輕人甚至從來還沒聽說過。筆者之所以留下片言只語,無非是讓當(dāng)下的年輕人了解過去,在生活上不要大手大腳,保持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好傳統(tǒng)。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luò)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