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淮史百科 > 名人研究 > 漕運總督李三才奇事錄

漕運總督李三才奇事錄

2015/10/17 14:42:12    作者:謝志耀    閱讀:4628    評論:0

  東林黨領(lǐng)袖顧憲成贊譽李三才“言足以犯當(dāng)世之忌而無其險,功足以為端人正士之偉而無其奇,風(fēng)足以廉頑直懦流映千載而無其高”
  打擊礦監(jiān)——劍鋒直指萬歷皇帝、宦官
  李三才(?~1623),字道甫,號修吾,祖籍陜西臨潼,順天通州(今北京通縣)出生,萬歷二年考中進士,歷任戶部主事、郎中、南京禮部郎中、山東僉事、山西學(xué)政、河南通政參議、大理少卿。萬歷二十七年(1599)李三才以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淮安、揚州、廬州、鳳陽四府和徐州、和州、滁州三州,當(dāng)時人稱“淮撫”。漕運總督兼淮撫(又稱鳳陽巡撫)的李三才坐鎮(zhèn)淮安十三年,干得轟轟烈烈、震動朝野的一件奇事、大事應(yīng)該是打擊礦稅。
  這里的所謂礦稅是“礦監(jiān)”和“稅使”的合稱。明神宗萬歷二十四年(1596),乾清、坤寧兩宮火災(zāi),需要重修,神宗朱翊鈞以連年征討、庫藏匱竭為由,陸續(xù)派出大批內(nèi)廷宦官,以“礦監(jiān)”和“稅使”的名義,到全國各地進行大搜刮。礦監(jiān)由皇帝特派到各地督領(lǐng)金銀礦的開采,稅使則奉皇帝特旨征收各地各行業(yè)商稅。有的礦監(jiān)兼稅使;鹿俪錾淼牡V監(jiān)稅使到達各地后,以當(dāng)?shù)氐仄α髅ィó?dāng)時稱“地方土棍”)為羽翼,結(jié)成毒網(wǎng),以征稅為名巧取豪奪。礦稅“細及米鹽雞豕,粗及柴炭蔬果之類,一買一賣,無物不稅……”(葉永盛《玉城奏疏》)萬歷二十九年(1601)一年之中,由宦官直接送往北京的稅款就有白銀九十余萬兩、黃金一千五百七十五兩,又有金鋼鉆、水晶、珍珠、紗羅、紅青寶石等物,而裝進宦官及其爪牙私囊的還不在此內(nèi)。
  漕運總督兼巡撫的李三才轄區(qū)內(nèi)礦監(jiān)稅使尤其猖狂。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說:“礦稅流毒,宇內(nèi)已無尺寸凈地,而淮徐之陳增為甚。”《明史》詳細記載:“榷稅則徐州陳增、儀真暨祿,鹽課則揚州魯保,蘆政則沿江邢隆,棋布千里間!边@些人召集地方一批無賴,偽造印券,就像追捕逃犯一樣,公然進行擄掠搶奪。其中宦官陳增尤為橫暴和貪婪,對富豪經(jīng)常是直接抄家殺人,地方官稍有不滿,馬上逮入詔獄。如《明史》記載陳增等“延引奸徒,偽鍥印符,所至若捕叛亡,公行攘奪。而增(陳增)尤甚,數(shù)窘辱長吏。”面對礦稅暴行,嫉惡如仇、敢說敢為的漕運總督李三才拍案而起,奮不顧身與皇帝及其礦監(jiān)稅使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
  李三才深知造成地方不安局面的根源在于皇帝的貪婪,神宗朱翊鈞是礦監(jiān)稅使最大的后臺老板,因此多次冒著罷官甚至坐牢殺頭的危險,上奏痛陳萬歷皇帝的責(zé)任。如萬歷二十八年(1600)五月他在《請停稅礦疏》義正詞嚴(yán)道:“自礦稅繁興,萬民失業(yè)。陛下為斯民之主,不惟不衣之,且并其衣而奪之;不惟不食之,且并其食而奪之……皇上愛珠玉,人也愛溫飽;皇上憂萬世,人亦戀妻孥,奈何皇上欲黃金高于北斗,而不使百姓有糠秕斗升之儲?皇上欲為子孫千萬年,而不使百姓有一朝一夕之安!”這份奏疏被萬歷皇帝擱置一個月。
  于是李三才又上疏更尖銳地指出:“一旦眾畔土崩,小民皆為敵國,風(fēng)馳塵騖,亂眾麻起,陛下塊然獨處,即黃金盈箱、明珠填屋,誰為守之?”他還一針見血揭露萬歷皇帝借機斂財伎倆:“陛下每有征求,必曰‘內(nèi)府匱乏’。夫使內(nèi)府果乏,是社稷之福也,所謂貌病而天下肥也。而其實不然。陛下所謂匱乏者,黃金未遍地,珠玉未際天耳!弊嗍杩犊ぐ、言辭激烈,如同聲討敵人之檄文,在明代只有赫赫有名海瑞才敢如此冒死直諫。
  面對李三才言辭激憤的奏疏,萬歷皇帝常常采取拖延之術(shù)——“留中不發(fā)”,不聽也不追究。
  治理漕運——開創(chuàng)漕運總督總攬漕運新體制
  李三才在淮安十三年,是明代出任總督漕運兼巡撫淮陽時間最長的漕運總督,因此他在治理漕運上也留下一些奇特方法并取得突出的政績。其中影響最大的事件是打破漕運總兵官和漕運總督共理漕運體制,開創(chuàng)了漕運總督總攬漕運的新體制。
  宣德二年(1427),朝延命漕運總兵官開府淮安,并加“鎮(zhèn)守淮安”的職銜,負責(zé)南直隸等六省漕糧征收、運輸、交倉等事宜。漕運總兵官下設(shè)十二總(如果加上負責(zé)海運的遮陽共為十三總),共轄轉(zhuǎn)運漕糧的運軍127000余人。
  到了萬歷中后期,漕運總督李三才與總兵王承勛共理漕務(wù)時,在李三才剛毅性格和文治武功的威名之下,伯爵(世襲新建伯)出身的漕運總兵官王承勛,因為才能一般,加上有“微過”,犯過小錯誤,不僅不敢居李三才之上,反而十分敬憚李三才,主動 “移坐其下”!肚』窗哺尽罚骸袄钊趴備钍拢孕垡,有文武材,新建伯王承勛(漕運總兵官)敬憚之,不敢與抗!辈痪,漕運總督李三才趁熱打鐵,上奏萬歷皇帝裁撤漕運總兵官。即《明史》“海運久停,鎮(zhèn)漕總兵宜裁撤。從之!背⑴鷾(zhǔn)李三才上奏,裁撤明初以來一直負責(zé)漕運的漕運總兵官,專任漕運總督,讓漕運總督總攬全國漕運事宜。
  李三才廢除了文武二院共理漕運體制(總兵在總督之上),開創(chuàng)了漕運總督總攬漕運事宜的新體制,避免了漕運總兵官與漕運總督權(quán)力之爭。從此起明末和整個清代300余年間的漕運,全部實行的是漕運總督總攬漕運事宜的體制。這應(yīng)該是漕運總督李三才在治理漕運上的最大貢獻。
  在明代130多名漕運總督(總兵)中,1599年來淮安出任漕運總督的李三才,其治漕政績可能稱不上第一,但是他的治漕治國的雄才大略、犯顏直諫的大智大勇以及除暴安良的果敢睿智,卻是其他漕運總督(總兵)望塵莫及的,就是在有明一代所有大臣中,李三才也算得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奇臣。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luò)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