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周恩來與鄧穎超研究 > 周恩來在世時我曾幾次去過他的家

周恩來在世時我曾幾次去過他的家

2019/2/11 14:57:36    作者:秦九鳳    閱讀:5734    評論:0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在我們淮安周恩來紀念館采訪我時問:“你為什么對周恩來的感情那么深?”我回答說:“他是我們淮安人,又那么無私無畏地為黨為國為民工作,所以我愛戴他、崇敬他。”我還告訴他,小時候周恩來還在世時,出于對他的敬仰和熱愛,我就曾多次去過他的家,聽到和見到許多有關(guān)他的舊聞軼事,至今仍歷歷在目。
  一、第一次看電影,想到總理家去看看
  1953年我還在讀小學。一天老師對我們說:“春天是城里學生外出旅游踏青的季節(jié)。我們是農(nóng)村學校,就朝城里跑。明天我?guī)銈冞M城看電影!蔽覀円宦牨抡f多高興了,因為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電影。
  第二天,春光明媚,晴空萬里。我們十幾個少年在王斌老師帶領(lǐng)下來到原淮安府城隍廟大殿里(今淮安區(qū)工人會堂院內(nèi),該廟1958年已拆除)看了一場名叫《白衣戰(zhàn)士》的電影,然后老師讓我們自由活動,規(guī)定下午兩點到城北小學集中回家。我們就像小鳥一樣“飛”開了。
  我和黃文某、馬玉銀等三四個同學一起來到上坂街南頭東側(cè)的一家老虎灶吃掉從家里帶出來的干糧——稖頭面包韭菜的餅,喝了一兩碗白開水就向西蹓跶了。還沒走幾步,就看到一個大院內(nèi)的墻上懸掛有列寧、斯大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和劉少奇等領(lǐng)導人的大幅畫像。我們便迎著畫像走過去。這里原來是府學,民國年間是淮安縣民眾教育館,新中國成立后是淮安縣文化館,也就是現(xiàn)在的上坂街東側(cè)、漕運廣場往西一帶。文化館搬走后,這里就改設(shè)為淮安縣委第二招待所,人們就習慣地喊為“北招”,以與“南招(今楚州賓館)”相對應。
  我們正聚精會神地欣賞著新中國的人民領(lǐng)袖像和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領(lǐng)袖像。卻聽到旁邊一位中年婦女指著周恩來的大畫像說:“周總理他家就在我家北邊!迸赃叺囊晃荒凶诱f:“你家不就住在駙馬巷南頭嗎?”“對呀!蹦俏慌疽贿呅χ卮穑贿咃@露出一臉自豪的表情。
  我們幾個少年當即商量決定:到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家去看看!為了怕誤了老師規(guī)定的集中時間,還商定,到周總理家去過后就哪兒也不去了,直接奔城北小學。于是我們沿著漕運前街(今鎮(zhèn)淮樓東、西路段的東從青龍橋起西到八字橋止的一段街道)往西,過八字橋(當時還是拱形橋),沿著響鋪街(今鎮(zhèn)淮樓西路從八字橋西堍到西長街的一段街道)終于找到了駙馬巷。于是進巷往北走。因為聽人家說,周總理家就在駙馬巷南頭,所以我們沒走多遠就向一個半開著黑漆大門的人家闖去。人家一見我們?nèi)膫孩子連忙問:“你們找誰?”“我們找周總理家?”可是人家沒聽清,幾經(jīng)解釋,才告訴我們說:“上北,上北,北邊。”結(jié)果我們又問了一兩家,也不知找沒找對,就被人家趕出來了。我們又怕耽誤了老師規(guī)定的集中時間,只好悻悻地離開了駙馬巷。準確地說,這第一次到周總理家去的是不是真的周總理家已不得而知。但是,我們那時崇敬、愛戴周恩來的樸素情感是真摯的,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
  二、進城拍畢業(yè)照,找到周總理家
  1955年我初小畢業(yè),那時念到小學四年級叫初小畢業(yè),發(fā)畢業(yè)證書,要升五年級時還要通過考試,而且不是人人能升學,六七名四年級畢業(yè)生中才有一個人能升五年級。因此,四年級畢業(yè)時要拍一吋單人小照給畢業(yè)證書上用。
  當時有一位和我同班的同學叫陳志明,他本來就是淮安城里人,因頭一年未考上就到我們席橋小學復讀(那時不允許在自己畢業(yè)的學校復讀)。他比我大有五六歲,已是一位近20歲的成年人了。因此,陳志明在我們那屆畢業(yè)生中年齡最大且又熟悉淮安城里情況,就自然成了我們那幫同學的“頭兒”。那天我們在河下天真照相館拍了單人照后,就由他領(lǐng)著我們進城去玩。
  我們是由河下估衣街向東,再沿新城的城腳跟向南,然后從北門進城。走到府市口時,陳志明說:“縣政府就在這東邊。”接著他告訴我們說,周總理嬸娘周八太要到縣政府來的時候,看大門的人一見到就會飛快地朝里跑,告訴在家的縣里領(lǐng)導人。這時,縣委書記、縣長等人如果在家的都會跑出來,然后垂手立正齊刷刷地站在大門(今府衙)里邊。當周八太走過時,有的人還朝她鞠躬表示敬意。他說的是真是假,現(xiàn)在已無法考證。
  陳志明說得我們對周總理的家又充滿了神奇與遐想。我就忍不住問他:“那總理的家能讓人去嗎?”“照去!标愔久骺隙ǖ卣f,“你們想去的話我現(xiàn)在就帶你們?nèi)。?
  出于對周總理無比的熱愛,當時我們幾個同學都同意去。于是,他領(lǐng)著我們沿東門街(今西門大街)往西,進駙馬巷往南。當來到藍色的門牌“駙馬巷7號”時,大門已關(guān)上。陳志明就上前敲門。好一陣才有人開門,是一位婦女。她問我們:“你們找誰?”“我們不找人,是幾個同學想到總理家看看!标愔久饕贿呎f,一邊就從半開的門縫中擠了進去。我們見人家沒阻攔,也就跟著進了周家院。
  我們并沒走多遠,只見院內(nèi)的房舍并不整齊,地面鋪的磚頭殘缺不齊,眼前盡是破廊蝕戶,瓦楞長草的一番景況。我那時才14周歲,還戴著紅領(lǐng)巾,卻留給我終生難忘的印象:這哪像一國總理的家?
  三、星期天專門去周總理家
  1960年暑后,我考入淮安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專業(yè)60(1)班學習。淮安農(nóng)大就在城東公社南窯大隊(今龍光閣東南不遠處)。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出于對周總理的無比熱愛,獨自一人逛進淮安城,徑直來到駙馬巷。那天,朝東的大門虛掩著,我信步走了進去,進屋也未見到人。當我來到周總理誕生的那朝南的房間里時,發(fā)現(xiàn)東間是一張棕繃子床,西間內(nèi)什么東西也沒有,地上是方磚鋪地,兩邊豎著的間板全無。當間放著一個石制的中國象棋盤,棋盤兩邊各有一只白底藍花的陶瓷鼓,而棕繃床的西頭則放置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等的20多本著作。
  我躬身剛想拿一本書看看,不料從院子里傳來一位男子的聲音:“書是縣里放這兒的,不要動。”聽了這話我只好直起腰并將伸出的手收回。
  周總理的家為啥要放那20多本書呢?多少年后我才知道。
  1960年春天,中共淮安縣委書記處書記兼淮城人民公社黨委第一書記劉秉衡同志赴京見到周恩來后曾提出,淮安正在東門內(nèi)的那塊空地上建一座革命烈士紀念塔,想請總理題寫幾個字。周恩來爽快地答應了。但他又提出了一個要求,說:“這樣吧,我們來訂一個君子協(xié)定,我給你們把字寫好,你們也給我辦一件事,替我處理好老家的房子和祖墳。這件事前次王汝祥同志來我已說過,至今你們還未落實!
  為了盡快獲得周總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幾個字,劉秉衡同志一回到淮安,縣委就進行了專門討論。買了上邊說的那些著作放到周恩來的誕生房間并報告周恩來:你的舊居已經(jīng)被用作縣委常委學習室了。當時縣委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好對周恩來有個交待,因為我曾問過王純高、顏太發(fā)、花恒和等當時的許多縣委老領(lǐng)導,他們都回憶說,那樣布置過后,他們只是象征性地去過一兩次,并未真的在那里學習。
  后來因為國家遇上天災人禍,經(jīng)濟困難,淮安革命烈士紀念塔停建(直到1965年才續(xù)建成功),所以也不好向總理催要題字,“常委學習室”也就自然撤了。
  四、“私人住宅,謝絕參觀!”
  自從我熟悉周總理的家以后,每次經(jīng)過淮安城,我總是愿意繞一點路從駙馬巷周家門前經(jīng)過。
  “文革”期間,全國人民從新聞簡報的電影里看到周恩來為國事操勞的辛苦,對他熱愛的感情也與日俱增,無論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人到我們淮安后都想去他的家看看。大約1973年左右吧,我路過駙馬巷(當時叫紅光西街)7號時,見到大門南側(cè)新釘上了一塊不大的長方形木牌,木牌被漆上淡黃底色,上邊是紅漆寫的8個大字“私人住宅,謝絕參觀”。從筆鋒上判斷,這8個紅字是出自周爾輝的愛人孫桂云老師之手。
  這塊木牌是被虔誠的瞻仰者們“逼”出來的。一方面是周恩來嚴格要求他住在淮安的親屬不要說出他當年住過的房子,一邊是來自天南海北的周總理的崇敬者。孫桂云只好采取掛牌昭告,不要干擾他們一家的正常生活。
  1973年的一天,響水縣文工團專程來淮安想瞻仰周總理的舊居,不料被這塊黃色的小牌擋在了門外。無限感慨的文工團編劇們當場揮毫寫了一首小詩:

  輾轉(zhuǎn)進曲巷,
  舊居何處尋!
  望望南家院,
  敲敲北家門。
  主人笑吟吟,
  迎來遠方人:
  “借問客訪誰?”
  “巨星起處觀青云!”
  “這里是尋常向陽院,
  住的是普通老百姓。
  要訪舊居去韶山,
  紅日升出育紅人。”
  …………


  直到1974年暑假周恩來重病纏身了,周爾輝、孫桂云夫婦帶著他們的兒子進京看望伯父、伯母。當快人快語的孫桂云告訴病中的伯伯說,人們出于對伯伯的熱愛,海內(nèi)外的炎黃子孫們到我們淮安那里參觀的人總是絡(luò)繹不絕,連我們的正常生活也受到干擾和影響,弄得我們有苦難訴、有話難說。實在沒有辦法了,我只好在大門外邊釘上一個木牌,上面寫上“私人住宅,謝絕參觀”?墒莵韰⒂^的人還是有增無減。
  周恩來聽了侄媳孫桂云的話后沉思了一下批評說:“你怎么可以這樣做呢?這不是明明告訴人家,那是我的舊居嗎?”
  所以,那塊“私人住宅,謝絕參觀”的木牌只存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又被周爾輝他們家人給取下了。
  位于淮安城駙馬巷7號的周恩來故居如今是國家級“文!眴挝,當你讀到這些筆者親歷的舊聞軼事時,你不覺得周恩來那“不忘初心”的楷模風范和他那大公無私的精神將永遠是我們?nèi)h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嗎?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luò)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