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淮安的反饑餓大游行
2015/8/10 0:55:59 作者:徐愛明 閱讀:8506 評論:條
1948年的初冬,似乎寒意來得那么早,那么濃。淮海戰(zhàn)役已經(jīng)拉開了帷幕,濃濃的火藥味已經(jīng)彌漫到兩淮(淮安、淮陰)上空,淮安城里居民眼看時局不穩(wěn),人心動蕩,經(jīng)濟危機,人人自危,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國民黨政府四大家族也乘機大撈一把。老中央鈔票轉(zhuǎn)眼不用了,成捆成捆的變成廢紙,官僚資產(chǎn)階級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解放》等影視劇中高舉成捆鈔票在擁擠人流里搶購物資的場景又在眼前搖晃,幾如置身其中,恍若昨日。當時政府明令將老中央票子換成“關(guān)金”鈔票,開始面值1元、10元的,沒多少天,百元、千元、萬元一張的鈔票相繼上市;前些日子,大米1元1斤,不久,就成為10元一斤,100元一斤。鈔票不值錢,過一夜,就貶值。例如前一天下午拿300元工資,可以買100斤大米,過一夜大米漲價了,這錢就只能買50斤大米,甚至于再過兩天就只能買10斤大米,對今天的人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如果你再猶豫、觀望,再過一夜,可能買不到1斤大米了,捏在手中的只是一把廢紙。 沒有幾個月,又換成“金圓券”鈔票,接著幾個月時間又是面值千元、萬元的鈔票上市,每次換鈔票時,突擊式的在天不亮時換個把小時,舊鈔換新鈔,都是政府、銀行人員親戚朋友,門前“公告”說“下次兌換”,其實就等于宣布舊鈔票“作廢”,到哪里去喊冤?有何用?在老百姓手中的舊鈔票該有多少萬,多少億啊,到哪里去告狀?
筆者當時在老淮安城里東南角城墻腳下的“江蘇省立淮安中學”讀初一,尚不懂世事。開學時報名是不收金圓券紙幣的,高中學生提出抗議,這是國家法定鈔票為什么不收?學校會計支支吾吾,“上方規(guī)定,我們無法”,學生只好到市場拿紙幣兌換銀元,學生這一換,是要吃虧的,紙幣20元才能換到一塊洋錢,國民黨銀行根本不管這些。外地及農(nóng)村來的寄讀生繳伙食費要繳大米,或者按市場價格三十五元一斗,否則不予報名。學;锸撤刻焯齑邔W生繳大米,黑板上寫滿了名字。
就這樣糊糊弄弄地糊了兩個月,到了11月份,沒交大米而吃不到飯的學生越來越多,大家聚集在兼作飯?zhí)玫拇蠖Y堂門口七嘴八舌地叫著: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存!反復地喊,高聲地喊,學生們一邊叮叮當當?shù)厍弥耄贿厙W啦嘩啦地揮舞著紙幣……
半小時過去了,一小時過去了,學校沒辦法,讓事務(wù)長假惺惺地叫學生記個名字欠一頓飯錢。下一次,欠大米的學生更多了,黑板上欠大米的名單寫滿了,又加寫小黑板。開飯時,大禮堂門前,敲著飯碗,揮著紙幣的學生更多了,要有一二百人,黑壓壓的一片?倓(wù)主任來講話、勸解,無效。訓育主任(從來沒聽說過,后來才聽說是國民黨縣黨部派來的特務(wù)頭子)來講話,勸解,無效。學生們大叫道,我們成捆的鈔票買不到大米!我們洋錢也買不到大米!糧行老板看見學生模樣的就不賣米!糧行老板娘還狠狠地大叫,有洋錢也不賣!沒有米!其實,說沒有米是假的,怕學生報告而犯事。那飯?zhí)瞄T前的場面很像學生風潮,學生晃動起來了,真像浪潮,肚子餓啊,一發(fā)而不可收。
終于人群閃動了,有人嘀咕著,校長來了,幾個人簇擁下,一個光著腦袋,戴著眼鏡的矮老頭兒來了,學生們記得開學典禮上,他露過面,記得名字叫“張開軒”,還是當時淮安縣的國民黨縣黨部委員呢。這天,他又來蠻腔侉調(diào)了,旁邊的一個大個兒先生好像翻譯似的,大聲地訓斥:你們要安心讀書,不要鬧事,要記住讀書救國……看樣子,狠狠的架勢,像是要彈壓學生運動似的,不知是誰領(lǐng)頭大喊口號:“我們要吃飯!”“我們反饑餓!”“我們要民主!”
哦!哦!學生們一哄而上,敲著碗涌進飯?zhí),高中部的一個大個兒同學站上板凳,大聲說,同學們,我們不要亂,我們要吃飯,要生存,反饑餓,我們的行動是正義的,大家要遵守秩序,讓事務(wù)長先記個賬,各就各位,吃飯吧!
1951年鎮(zhèn)壓反革命時,我在淮安城里看到人民法院大布告上,就是這個原淮中校長“張開軒”的名字上用紅筆打了個大紅勾,作為歷史反革命在鎮(zhèn)江被槍斃了,那時就是鎮(zhèn)壓學生運動,當然是罪有應(yīng)得。
此刻,事務(wù)長哪里還記什么賬呢,根本也分不清,來不及,只好隨他去了,呼啦呼啦的吃飯聲音響成了一片,同學們真的太餓了。我還偷眼朝那大個子同學望去,身旁的朱保中同學知道我的意思,小聲說,他姓王,是高三(1)班的,是學生會主席。我頭腦里一直閃現(xiàn)著他那梳著西裝頭,穿著大褂子的英俊形象。雖然焦心思,明天怎么辦呢?才13歲,倒上床,就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學生會王主席來了,高中同學有的叫他王大哥,有的叫他“大王”,他總笑呵呵的。這時,他又站上板凳,大聲宣布:還是讓事務(wù)長記個賬,大家先吃飯吧!事務(wù)長也沒辦法,只是搓著手,來回地轉(zhuǎn)著。急促的集合鈴聲響徹校園,課,也上不成了,全校同學都在辦公樓前的小操場上集中,英俊的王大哥在臺階上講了今天上街游行,集體買米。隊伍在“我們要吃飯”、“我們反饑餓”、“我們要民主”的口號聲中浩浩蕩蕩出發(fā)了,訓育主任幾個人攔在前面,指手畫腳想阻止隊伍前進,怎么可能?撼樹蚍蜉能擋住洶涌澎湃的歷史潮流嗎?
我們拿著寫有口號的紅綠紙做的小旗子一路向前,從東長街向北,到了鎮(zhèn)淮樓門前老體育場時,隊伍兩旁都是跟著呼口號的市民。前面終于走不動了,王大哥看著圍滿的里三層外三層的市民,立即站上一條板凳,大聲演講,講了大家要團結(jié)起來,打倒奸商,我們要飯吃,我們要生存,我們要民主,我們要反饑餓!
忽然來了幾個警察,大吼著:大家散開!散開!不準游行!但是,怒吼的口號聲早已把他們的嚎叫淹沒了。市民們和同學們一起喊口號,匯成洪流一起向南走去,一個個拳頭豎得老高老高,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幾個警察早被沖得無影無蹤了,隊伍出了南門,向西,進入堂子巷老街。
堂子巷東西方向,北邊一排糧行后面就是高聳的城墻,路南邊也是一排糧行,東到南門口,西到大運河堤邊,是一層一層的麻石臺階,有幾十級,舊式的大街都不寬闊,約三米左右。此時,已被學生站滿了,這里是全城最有名氣的糧行大街,從東到西要有上百家糧行,糧行老板看到學生隊伍來了,都關(guān)上了店門。我們學生隊伍由東到西分幾段安排好,分成幾個組,各組由幾個高中老大哥帶隊,一一敲開店門,跟老板協(xié)商,曉之以理,希望他們思想開明,賣點米給學生。店主不肯,就到倉庫里翻找,沒有,到床柜里翻,到木箱里找,到夾墻里找,草堆里也會藏有裝滿糧食的麻袋、布袋。我們初中小不點就在店門外,舉起小紅旗,喊著口號:我們反饑餓!我們要生存!
哇,翻到大米了。我們把中裝老式褲子的褲腳扎起來,裝進兩斗大米,再把褲腰處扎緊,扛在肩上,實際就是“米口袋”騎在脖子上,高中大哥哥們一律按三塊錢一斗米付錢,糧行老板們也無可奈何。到了晌午,我們大隊人馬扛著大米口袋凱旋。
淮中學生反饑餓搜大米游行活動大長了群眾志氣,大滅了奸商威風,也給反動政府一個沉重打擊。那時我們初中學生年齡小,還不懂事,后來才知道這是高中的地下黨大哥哥們領(lǐng)導組織的一次斗爭活動。事實上,老淮中當時走出去一大批地下黨同志,后來都成為各地區(qū)的黨政領(lǐng)導干部。此次活動以后,大約過了一個月,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淮安市民聽到了春雷般的隆隆炮聲,迎來了偉大的人民解放軍。
轉(zhuǎn)眼間,事情已經(jīng)過去62個年頭了,但這次活動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永遠不可磨滅。今天,我們到老淮中還能看到當時的兩層辦公樓仍然保持著當年的雄姿,西山墻牌子上寫著“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舊址”,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劉少奇、陳毅等都曾在此辦公,指揮作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