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的黃文炳不是個庸官
2014/7/19 12:03:53 作者:劉傳錄 閱讀:4906 評論:條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原因是由于朝廷設置“西城括田所”,將梁山泊收為“公有”,宋江借此起義,而《水滸傳》中卻設計了一個文字獄,宋江造反的第一推手成了一個黃文炳。 《水滸傳》中介紹黃文炳,“這人雖讀經(jīng)書,卻是阿諛諂佞之徒,心地褊窄,勝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專在鄉(xiāng)里害人”。黃文炳的哥哥黃文燁是個大善人,他對弟弟的作為很擔憂,罵他說:“又做這等短命促掐的事!與你無干,何故定要害他?倘若有天理之時,報應只在眼前,卻不是反遭其禍!”《水滸傳》把一個熱心為朝廷干事,不瀆職的黃文炳作為反派,而把宋江、朱仝私放晁蓋、宋江、雷橫作為忠義之舉,恐怕有點本末倒置。其實黃文炳不是一個貪官,至少不是一個庸官,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干才。 黃文炳在潯陽樓上看到了宋江的詩:他時若遂凌云志,敢來黃巢不丈夫!黃巢可是反叛的頭子!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反詩”,這說明他思維縝密,反應迅捷;黃文炳立即抄錄下來請求蔡九知府后馬上捉拿宋江,可宋江在戴宗的點撥下,裝瘋賣傻。蔡九面對裝瘋的宋江“沒作理會處”,而黃文炳來到屏風前“且喚本營差撥并牌頭來,問這人來時有瘋,近日卻瘋。若是來時瘋,便是真癥”,這說明黃文炳不被事物表象所迷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立馬戳穿了宋江的把戲。為救宋江,梁山上集團請當時一等高手模仿蔡京的筆跡,這條假造家書計謀瞞過了江州的所有人,包括蔡京的自己的兒子蔡九,可就是沒有瞞過精明的黃文炳,且看他的分析:“相公容覆:‘往常家書來時,曾有這個圖書么?’知府道:‘往常來的家書卻不曾有這個圖書,只是隨手寫的。今番一定是圖書匣在手邊,就便印了這個圖書在封皮上!S文炳道:‘相公休怪小生多言。這封書被人瞞過了相公!方今天下盛行蘇,黃,米,蔡,四家字體,誰不習學得些?只是這個圖書是令尊恩相做翰林學士時使出來,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見。如今升專太師丞相,如何肯把林圖書使出來?更兼亦是父寄書與子,須不當用諱字圖書。令尊太師恩相是個識窮天下高明遠見的人,安肯造次錯用?相公不信小生之言,可細細盤問下書人,曾見府里誰來。若說不對,便是假書。休怪小生多說,因蒙錯愛至厚,方敢僭言。’”僅憑一枚圖章便洞悉梁山奸謀,吳用在黃文炳面前真的很無用。 可惜的是如此人才由于宋江的雞腸小肚而過早的死去,不能不說是梁山集團的悲哀。宋江被劫走后,無為軍小城危在旦夕,此時的黃文炳置個人安危于度外,依然深更半夜到江州知府家議事,被宋江眾人鉆了空子,導致全家四五十口老小被冤殺,自己被抓。宋江大罵:“黃文炳!你這廝!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讎,你如何只要害我,三回五次,教唆蔡九知府殺我兩個!你既讀圣賢之書,如何要做這等毒害的事!我又不與你有殺父之讎,你如何定要謀我!”宋江不明白讀圣賢之書就要效忠皇帝,效忠皇帝就不能容忍宋江的反詩,黃文炳揭開宋江心中久藏的反意,更可惜的是黃文炳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如果不是江州的貪官污吏、掌管案件的孔目幫助宋江,宋江的人頭早已落地,哪來的宋江造反破壞了大宋的繁榮,為金國進攻宋朝提供了幫助,宋江可以說是大宋滅亡的原因之一。他不像宋江、戴宗那樣一打就招,而是為他的信仰只求一死,一代英才黃文炳慘死李逵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