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淮史百科 > 府城研究 > 淮安北角樓

淮安北角樓

2015/4/26 17:30:17    作者:高建平、曹建兵    閱讀:8261    評論:0

  淮安北角樓地名源自淮城北角樓。北角樓原為十字脊,從現(xiàn)今重建的城東南角樓(瞰虹樓)可以窺見北角樓的身姿,北角樓為單檐歇山宮殿式、斗拱飛檐,古樸莊重,在淮安舊城城墻之西北隅,南靠勺湖,北依蕭湖,遠遠看去,巍峨壯觀。
  北角樓當時還擔負著運河畔的瞭望任務,當年民間曾流傳這么一副有淮安地方特色的趣聯(lián)曰:“南角樓、北角樓,南北角樓望南北。”如今南北角樓跟隨城墻早已夷為平地,只能在夢里去“望南北”了,不免引起許多惆悵。
  北角樓因早年懸掛金天德大鐘而聞名。金天德大鐘被淮安人稱為“靈鐘”;窗苍跉v史上位于淮河下游,黃淮交界之處,曾屢遭水災。金天德大鐘被打撈上岸后,就被地方官員置于淮安北門角樓之上。
  因北方在傳統(tǒng)陰陽五行學說中屬水,而大鐘在五行中屬金。金生水,金乃水之母也,母鳴則子安(俗說,娘喊千里,子則安)。置金天德大鐘于淮城北門角樓上有寄希望于大鐘來震懾淮水,祈求淮水安瀾之意。故角樓又被稱作“鐘角樓”。
  考乾隆《山陽縣志·卷之十七·古跡》曰:“《間園志遺》云,北角樓下原有鐵人,相傳為明洪武年間,開國軍師劉誠意(伯溫)來淮時,登淮城相度形勝,惟慮洪澤湖潰濫,侵襲淮城。因鑄鐵人高丈余,以右手指西南向,埋鐘樓下!
  金天德大鐘自被置于北門角樓之上,便承擔起了為淮城居民報時的使命,由淮安衛(wèi)守門士兵專門派出一人每日負責撞鐘。晨鐘暮鼓,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的計時方法。鐘樓撞鐘報時,這在沒有鐘表計時的古代,對人們的起居勞作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鐘樓的鐘聲,是催促文武官員勤于政務,提醒百姓辛于勞作的號令。
  過去淮安鐘樓起更時敲鐘一遍,五更時再敲一遍。鐘之擊法,先快擊十八響,再慢擊十八響,再擊十八響。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朝夕兩遍,合成一百有八,以符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全數(shù)”。
  到了明崇禎年間又移大鐘于北門城樓之上,昏曉擊之,“昏曉之聲,幾聞百里”。到了清康熙三十二年前后,淮安來了位知府大人李經(jīng)正。一年夏天,這位李知府因患眼疾,無法處理公務,就住在府衙后的余樂園中養(yǎng)病。每日夜間,當鐘聲響起,李知府則目疼難忍,故命人不準敲鐘,大鐘從此不再昏曉擊之,久不響矣。當時淮城北門一帶住了許多大戶人家,尤以姓張(即進士張世才)和姓陸(即進士陸求可)的兩戶最為興盛,是當時淮安北門一帶有名的名門望族。自大鐘不再敲響后,張陸兩家也逐漸衰落。當時人因此附會說:“鐘不響,則獐(張)鹿(陸)皆沉睡不醒,故衰也。”但淮城北門一帶沒有以前繁華,卻是不爭的事實。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