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認識淮安 > 山陽醫(yī)派 > 安宮牛黃丸的前生今世

安宮牛黃丸的前生今世

2015/6/8 16:33:54    作者:田瑞華、張海燕    閱讀:7795    評論:0

  中醫(yī)的四大經(jīng)典醫(yī)學名著是哪四部?說法不一。一種版本是:《黃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雜病倫》、《神農本草經(jīng)》。另一種版本是:《黃帝內經(jīng)》、《傷寒雜病倫》、《千金翼方》、《溫病條辨》。
  這《溫病條辨》的作者吳瑭(字鞠通),另有一大名作,就是咱們這篇文章的主角,“安宮牛黃丸”。
  乾隆年間,吳瑭即吳鞠通出生于江蘇淮安一個秀才家庭。19歲時,父親因病早逝,吳鞠通“愧恨難名,哀痛欲絕”。吳鞠通以為“父病不知醫(yī),尚復何顏立天地!庇谑撬_始遍覽方書,刻苦研讀,棄舉子之業(yè),而專事方術。一讀就是十幾年。26歲時,吳鞠通被選貢入京,參與《四庫全書》子集醫(yī)學部分的抄寫檢校工作。在此期間,他進一步研讀晉、唐以降各家名醫(yī)學說,受益匪淺。
  他讀起前朝吳又可的《溫疫論》時注意到,在吳又可生活的晚明時期,戰(zhàn)亂頻仍,瘟疫流行,而大多醫(yī)家還囿于傷寒之論,不能變通,而吳又可獨樹一幟地提出了流行性瘟疫 “是無形之戾氣口鼻侵入人體而致”,是為中醫(yī)傳染病學奠基。去年我國發(fā)行的電影《大明劫》,就是再現(xiàn)了明末戰(zhàn)亂時期,一代大醫(yī)家吳又可的醫(yī)學實踐故事。
  這個早于西方200年的傳染病學的發(fā)現(xiàn),無疑刺激著吳鞠通,他更加“嗜學不厭,研理務精,抗志以希古人,虛心而師百氏”。因此吳鞠通的醫(yī)學知識大長。雖然他學業(yè)日精,但他處事卻慎之又慎,一直未敢坐堂行醫(yī),出手治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療不當而死亡,“十七年磨一劍”的吳鞠通 “懷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在親朋的鼓勵下,施以名家葉天士奮力搶救之法,“六經(jīng)辯證,三焦論治,衛(wèi)氣營血”,在改良牛黃清心丸基礎上,制成安宮牛黃丸等名藥,一下子從危重病人中救活了幾十人,自此吳鞠通聲名大振。
  嘉慶一十八年(1813年),吳鞠通在他終生的朋友汪廷珍(時任禮部尚書)的鼓勵下,他撰寫的《溫病條辨》得以刊刻問世,“是書一出,大道不孤”,安宮牛黃丸也從此更為世人所熟知。
  
  樂顯揚利用職務之便閱讀了大量典籍、醫(yī)案
  “溫疫門”的首藥便是安宮牛黃丸
  細研安宮牛黃丸的名字!皩m”,指宮殿,君王居住在其中。如果用它來比喻人的臟器,那么心的作用即可被喻為“君”,而心包則可被喻為“宮”——“安宮”一詞就由此而來。而牛黃則是這味藥的君藥(主藥),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安宮牛黃丸共由十一味中藥材構成,組方嚴謹,200年來的臨床療效也驗證了它的科學性。現(xiàn)在安宮牛黃丸作為名藥已經(jīng)進入尋常百姓家,這不能不提到制藥名家同仁堂,這是有據(jù)可查的。
  出身醫(yī)藥世家的同仁堂的創(chuàng)建人樂顯揚,曾入清宮太醫(yī)院,成為一名掌管醫(yī)藥檔案的吏目。任職期間,樂顯揚利用職務之便,閱讀了大量醫(yī)學典籍和珍貴的醫(yī)案,對大量古方、驗方、宮廷秘方和樂家的祖?zhèn)髋浞竭M行了收集和整理,留下了大量的心得體會?滴醢四辏1669年)樂顯揚創(chuàng)立同仁堂藥室。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樂顯揚之子樂鳳鳴(字梧岡),繼承父業(yè),將同仁堂移出家門,在商賈云集的北京前門大柵欄路南開設了同仁堂老藥鋪,同時,在他居住的打磨廠繼續(xù)行醫(yī)問藥,前店后廠,形成了同仁堂藥鋪自制各種丸散膏丹,醫(yī)藥合一的同仁堂老藥鋪的格局。
  在同仁堂樂家的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三次系統(tǒng)地整理編輯過配方的詳細記錄。第三次系統(tǒng)的修訂整理是在同治八年(1870年),由樂氏第十世樂平泉整理?保@一次他更把傳統(tǒng)配本擴展到16個門類,增收至495種配方。其中所增加的第十六個門類正是“溫疫門”,而溫疫門中的首藥就是安宮牛黃丸。
  
  “上等、純潔、地道”,六個字都有來頭
  非洲犀角含有熱性,不合要求
  根據(jù)《同仁堂藥目》敘,同仁堂的創(chuàng)建人樂顯揚曾說:“古方無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味不正,故不能應癥耳!彼恼Z言翻譯成現(xiàn)在的意思就是說,古代的藥方是可以信賴和遵循的,但如若制藥工藝不過關(“修合未工”),藥品原料不合格(“品味不正”),就不能充分地顯示相應的療效了。這個教導和告誡一直被樂氏后人和同仁堂的制藥人所銘記。
  安宮牛黃丸和其他同仁堂的藥品標準就是六個字:“上等、
  純潔、地道”。這六個字是有來頭的——既是宮廷用藥的標準,也是同仁堂制藥標準。
  “上等” 就安宮牛黃丸的配方來說,寫明使用京牛黃、廣郁金、當門子(麝香中最好的部分)、雄精(雄黃中的上品)、梅片(天然冰片),這些都是上好的藥材。
  “地道” 安宮牛黃丸中所采用的犀角,一定要用亞洲犀角,因為非洲犀角(廣角)熱性,不符合要求。黃芩則要使用承德產的條黃芩,黃連要用產于四川的雞爪黃連,還有梔子一定要用紅色的,因為紅色的梔子是成熟度最好的。
  “純潔” 關于藥材的純潔,主要是去掉雜質和非藥用部分。就說雞爪黃連吧,它雖是藥效最好的黃連,可是根都簇在一塊兒,里面混雜泥土和須根,所以就得把它扒開。去掉雜物的同時,還得把上面的毛給刮掉才行。純潔的目的是為了“凈料投料”,使所有的藥材都達到潔凈,雜質一點都不能有,這才能徹底保證制成藥品的質量和療效。
  其他藥材里的異物也是手工挑揀,比如朱砂里若有鐵屑要用吸鐵石吸走,麝香帶著的毛皮要細心篩除。還有看上去干凈的珍珠為了徹底潔凈,也必須經(jīng)過“豆腐制”,即用豆腐進行蒸煮,以便利用蛋白質的化學反應對污垢進行清理。這些都要在藥材前處理工序完成。
  
  一兩黃金,能錘制延展至近一畝地的面積
  打開蠟皮后,百年藥丸仍然柔軟、清香
  安宮牛黃丸是傳統(tǒng)丸劑,丸劑為原粉制劑,從表面看并不復雜。但是不同質地的藥材要經(jīng)過粉碎、混合、制丸、包裝等工序,這就包含了許多傳統(tǒng)的手工技藝和訣竅在里了。
  手工制作的安宮牛黃丸,基本標準是一料藥必須出160丸,正負只許差一丸。這一料藥的分量大約是480克,大約相當于240克藥粉加上240克蜜,折算出來則大約是3克一丸,可見誤差得控制在這么小的范圍才行。同仁堂的藥工們,據(jù)說在同仁堂生產144年安宮牛黃丸的歷史上,從來都未出現(xiàn)過任何偏差,不僅是因為藥料的貴重,而且還有那份制藥人誠信和誠意。
  安宮牛黃丸外面裹著的一層金箔,具有墜痰鎮(zhèn)固的作用。關于這層金箔也有說法。以前在大規(guī)模制藥時,使用金箔入藥是需要有關部門特批才行的,但即便是在世事混亂的“文化大革命”時期,為同仁堂制作金箔的黃金一直也沒有斷檔,也一直是以同仁堂的要求制作。
  要把黃金制成金箔,不僅需要極高純度黃金,還需要千萬次的錘制。聽老藥工們說,一兩黃金能錘制延展至將近一畝地的面積,可以想見裹在安宮牛黃丸上的金箔之薄。
  制作安宮牛黃丸,不論是下料、研配、搓制、封臘到包裝,全部是手工完成。別看蠟皮包裝那么簡單,它可以保證藥丸放置很久,保持藥效。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故宮博物院方面曾派人去檢查故宮里存放的同仁堂老藥,據(jù)老藥工說,故宮里存放的一些藥少說也得有上百年的歷史,可是打開蠟皮以后,里面的藥丸柔軟,香氣俱存。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