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狀元過淮安
2014/6/16 9:35:58 作者:陳鳳雛 閱讀:4628 評論:條
康熙八年(1669)嚴冬的一天,淮安淮安城雨雪霏霏,路上行人稀少,一個衣衫單薄的書生,在山陽縣衙前徘徊,幾次欲進又止。他叫蔡崑旸,是個赴京應(yīng)試的舉子,由于川資不足,想到山陽縣令是同鄉(xiāng),曾有一面之緣,打算求其資助一二。于是,便硬著頭皮將名帖投了進去。 山陽縣令邵某正在后堂飲酒聽歌,在座的貴客有河督、漕督、榷使、道臺、知府等人,一個個都已喝得面色潮紅,醉眼朦朧。當邵某接過門人送上來的蔡崑旸的名帖時,很不愿意有人此時來打擾他的酒興。再者,又想不起蔡崑旸是何人,便在名帖上批了“查明回報”四個字,交給門人去辦理。門人沒好氣的回到門口,審問似的問蔡崑旸和縣令是什么關(guān)系,來此何干,弄得蔡崑旸好不耐煩。門子弄清蔡崑旸身份和來意后,不由得鼻子哼了一聲,鄙夷地將名帖擲還給蔡崑旸,告訴說今天縣太爺不會客,要他過幾天來碰運氣。蔡崑旸看到名帖上“查明回報”四個字,想不到竟遭同鄉(xiāng)如此冷遇,不由怒火中燒,冷眼向縣衙的黑漆大門內(nèi)看了看,掉轉(zhuǎn)頭揚長而去…… 次年春天,蔡崑旸在京師一舉奪魁,狀元及第。消息傳到淮安淮安,邵縣令想起前事,頗為不安,懊悔自己當初有眼不識泰山,怠慢了新貴。思量在蔡狀元返鄉(xiāng)過淮時重新巴結(jié),彌補前失。他撥款將山陽驛館裝修一新,從清江浦河帥那兒借來了著名廚師,準備用駝峰、鵝掌、猴腦等招待貴客,還派人專程從蘇州請來了梨園名優(yōu),準備為蔡狀元大肆慶祝一番。蔡狀元到清江浦后得知此事,微微一笑,一概謝絕。邵縣令又請知府出面,向蔡崑旸贈送重金,蔡崑旸分文不收,題一首絕句在折扇上,派人送給邵縣令。爾后便乘船長驅(qū)南下,沒有在淮安淮安停留一刻。 邵縣令打開折扇,看上面寫道: 去冬風雪上長安,舉世誰憐范叔寒?寄語山陽賢令尹,查名須向榜頭看! 最后兩句詩的意思是:縣令大人不是要將我“查明回報”嗎?那就看看龍虎榜的頭一名吧!邵縣令看罷,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羞得無地自容。不久,大江南北的士人都知道這件事,紛紛傳為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