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內(nèi)兩次調(diào)戲林沖的老婆,都沒有上手,怏怏不樂,躲在家里害相思病。
高衙內(nèi)說:“實不瞞你們說,我為林沖老婆,兩次不能勾得她,又吃他那一驚,這病越添得重了。眼見的半年三個月,性命難保。”
這相思病害的不輕呀,高衙內(nèi)說他想林沖老婆快要死了。
出點子的人有三個:一個是與高衙內(nèi)幫閑的的富安;一個是富安的心腹陸謙;一個是高俅府里的老都管。
這三個人商量后說:“若要衙內(nèi)病好,只除教太尉得知,害了林沖性命,方能勾得他老婆,和衙內(nèi)在一處,這病便得好。若不如此,已定送了衙內(nèi)性命!
于是,一條陷害林沖的毒計誕生了。
那一天上午,來了兩個承局叫道:“林教頭,太尉鈞旨,道你買一口好刀,就叫你將去比看。太尉在府里專等。”
林沖拿了那口刀,隨這兩個承局來。兩個道:“太尉在里面等你。叫引教頭進來!
林沖進去后,見上面四個大字:“白虎節(jié)堂”。猛省道:“這節(jié)堂是商議軍機大事處,如何敢無故輒入。不是禮!
急待回身,只聽的靴履響,腳步鳴,本管高太尉帶著人來了。林沖見了,執(zhí)刀向前聲喏。
太尉喝道:“林沖,你又無呼喚,安敢輒入白虎節(jié)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著刀,莫非來刺殺下官?”喝左右拿下綁了。
林沖就這樣掉進了高太尉設下的圈套之中。
那么,林沖究竟為什么會輕易上當呢?執(zhí)刀進入白虎堂,難道他不知道這是死罪啊。
知道還要進去,就這么好騙呀。于是,有的朋友就說了,這林沖,不僅軟弱,而且還很弱智,沒腦子。
據(jù)我分析,林沖應該不是沒腦子的那種人,而是因為和高俅的關系太熟了。
只有當林沖和高俅是非常熟悉的人時,林沖才不容易料到高俅會突然反目陷害他。
也就是說,林沖原本應該是高俅的“心腹人”,非常忠實的、信得過的人。說的難聽一點,林沖其實就是高俅手下的狗。
我們來看原文:
1.林沖和陸謙喝酒的時候,陸謙說:“如今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得兄長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
在禁軍中,總共只有幾個教頭,名額是非常少的。而林沖就是其中之一,還是武藝最高的一個。并且,“太尉又看承得好”,說明高俅是非常賞識林沖的。
2. 富安與高衙內(nèi)的對話:衙內(nèi)笑道:“你猜得是。只沒個道理得她!备话驳溃骸坝泻坞y哉!衙內(nèi)怕林沖是個好漢,不敢欺他。這個無傷。他見在帳下聽使喚,大請大受,怎敢惡了太尉……”
高衙內(nèi)是什么人?高俅的干兒子,有名的“花花太歲”,“那廝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京師人懼怕他權勢。”
就是這樣一個有權勢的人,他還怕林沖!不敢欺他。他也自認為沒辦法得到林沖的老婆!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林沖的身份,其實是和高衙內(nèi)比較接近的。
林沖在高俅的帳下聽使喚,又“大請大受”,請受,就是領受、官俸、薪餉的意思!按笳埓笫堋,就是高俅給他發(fā)高薪的意思。(林沖買刀的時候,可以直接到家里一次性拿出30萬現(xiàn)金,不是小數(shù)目。)
現(xiàn)在明白了:一個是高俅的干兒子,一個是高俅的頭號干將。差不多一個級別的。所以才會出現(xiàn):林沖害怕高衙內(nèi),而高衙內(nèi)也同樣害怕林沖!
3. 高俅知道了詳細原因之后,說道:“我尋思起來,若為惜林沖一個人時,須送了我孩兒性命,卻怎生是好!”
以高俅的身份,要殺一個人,那還不簡單。但從這里我們看出:高俅是拿林沖和高衙內(nèi)這兩條命在“權衡”。
高俅道:“卻怎生是好!”可見林沖在高俅眼中的分量不輕。害了林沖,可惜了,若不害林沖,可那高衙內(nèi)說他會死的。
權衡之后,還是決定犧牲林沖,以救干兒子。
正因為林沖是高俅手下的紅人,非常熟悉,再者林沖正準備借“比刀”的機會給高俅進貢送禮,所以才會輕易上當。否則,不這樣理解的話,那就只能說明林沖的智商近乎為0。
林沖明白了,高俅是在陷害他。心里當然很憋屈。不過,林沖并不是非常仇恨高俅。從頭到尾,也沒有要殺高俅報仇的想法。
就象被趕出門的狗一樣,無論受多大委屈,也決不會反咬主人。
你看后來,燒了草料場,林沖被逼入絕境,酒后作詩道:“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這是他心里話。
那么,林沖什么地方仗義了?沒發(fā)現(xiàn)。而高俅害他,他理解了,承受了,這就說明他是對高俅仗義了,對高俅最樸忠。
你再看后來,高俅被捉到梁山,大家面對面同席飲酒,林沖有要殺他報仇的意思嗎?壓根就沒有!半點也沒有!根本就不是電視上放的那個樣子!
殺高俅報仇,痛快是痛快,但這不過只是讀者一相情愿的想法罷了,大家其實都誤會林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