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名城索引 > 黨史研究 > 后營村兒童團

后營村兒童團

2014/6/16 16:52:01    作者:程有為    閱讀:3075    評論:0

   淮安縣宋集鄉(xiāng)后營村距離漣水城僅有八公里,當時是日本鬼子馬腳下的路。對于日本鬼子的胡作非為,那時我雖然年齡小(十四歲),但耳聞目睹還不少,那種殘酷的“三光”政策,真是令人恨之入骨。當共產黨在我們橫溝鄉(xiāng)后營村開辟了革命根據地,組織起農救會、工救會、婦救會、兒童團時,我便參加了兒童團。當時橫溝鄉(xiāng)全鄉(xiāng)兒童團員計有三百余人,設正副團長,正團長王士朋,副團長是陳桂家和楊春榮。一個團分四個中隊。
  橫溝兩個中隊,中隊長是陳桂香和姚洪超,后營兩個中隊,中隊長是我和王守業(yè)。一個中隊又分兩個分隊,從中隊到分隊,還配有副隊長。我們兒童團成員,都是小孩子。最大的十六歲,后營村正團長王士朋就算最大的了。最小的陳桂香,才十二歲。就是這些小孩子,在十二區(qū)區(qū)大隊長曹蘭同志領導下,開展抗日救國的活動。
  兒童團的工作主要是宣傳。冬天到了,按照上級的指示,我們擔當“小先生”,拿著冬學課本,各人承包幾戶,教不識字的青少年讀書,課本內容淺顯,通俗易懂,現(xiàn)在我還能背誦幾課:“日本鬼子來受罪,中央軍來收費,共產黨來開會!薄俺匀R要吃白菜,當兵要當新四軍!闭Z句瑯瑯上口,道理明白,日積月累,很多人能夠閱讀《鹽阜大眾》報,也有很多人報名參軍,真正達到既提高了文化水平,又提高了階級覺悟,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每隔一段時間,上級還派人來教我們唱歌。記得有一次是新安旅行團團員韓益修、海明和海波來教我們。海明是位女同志,年齡比我略大一些.她教我們唱《五勸婦女》:“一勸婦女行剪發(fā),又省梳來又省扎,不要亂頭發(fā);二勸婦女行放腳,又能跑來又能上操,鬼子逃不了;三勸婦女行識字,又能讀書又能看報,慢慢往上躍;四勸……。”可以說農村婦女的剪發(fā)和不裹腳,就從那時開始才逐步的多起來。韓益峰和海波教我們唱《小放!罚骸笆裁慈藶榭箲(zhàn)遵守命令,什么人在江蘇準備要投降嘛依呀嗨。
  新四軍為抗戰(zhàn)遵守命令,韓德勤在江蘇準備要投降嘛依呀嗨……!薄罢l是烏龜大王八,汪’精衛(wèi)和它的爪牙趴在鬼子褲襠下,簽個字兒畫個押,咳!我們一定要打倒它!边有《減租減息歌》:“貧富互助,農村和睦。實行減租減息嘛依呀嗨……!睂W唱歌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還教我們扭秧歌舞,當時的秧歌隊長就是后營村的顧樹青。我們所唱的歌曲,都是配合當時中心任務,為抗日起了一定的宣傳發(fā)動作用,尤其是秧歌隊為后來斗地主大造了聲勢。
  春冬農閑的晚上,是兒童團大扭秧歌的時間。為了把日本鬼子和“二皇”禁錮在囹圄里,我們后營村的兒童團,以“識字牌”的形式,盤查行人。防止壞人為鬼子效勞。我家住宅緊靠淮漣路邊,路旁有一行大柳樹,我們將“識字牌”掛在樹上,牌上寫著:“打倒日本鬼子,捉拿漢奸”等粉筆字。每個行人走到這里,先認一遍字,再查路單,對形跡可疑的人,不僅看路單,還搜查身上有無其它暗藏的東西。我們盤查時也不是空手,佩有大片刀。因此,被盤查的人也只好規(guī)規(guī)矩矩。如果發(fā)現(xiàn)是壞人;就上交聯(lián)絡處。當時聯(lián)絡處就設在我家前莊上王家香家。處長(這是公開的名稱,實際上是敵工部部長)是周曉春同志。有一次,我們查到一個壞人(姓名記不清了),經聯(lián)絡處審訊,原來是一名罪大惡極的漢奸,當天晚上,由區(qū)政府區(qū)長顧津等人判決死刑,帶到后營村東南角橫溝村東北角的亂葬坑殺掉。在教識字牌的同時,兒童團還禁止廢黃河南邊大米往漣水販賣,有一次欽工鎮(zhèn)逢集,一個下午,就沒收十幾石大米,交給區(qū)政府,由區(qū)政府撥給縣地方部隊作口糧。由于兒童團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卡得日本鬼子和“二皇”狗急跳墻,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大掃蕩”。這時兒童團員就勇敢地擔任起秘密交通員。有一回,農救會得知鬼子“掃蕩”的消息,他們派兒童團員向橫溝、賈莊、支馬周、大趙等村莊和欽工區(qū)政府送信,讓周圍附近的村莊把糧食衣物收藏轉移,這樣使鬼子的“掃蕩”計劃落了空。還有一次,鬼子又下鄉(xiāng)“掃蕩”,我地方部隊被鬼子從中切斷。一部份人失掉聯(lián)系,就是由兒童團副團長楊春榮擔任聯(lián)系任務。事后楊春榮同志告訴我,他在送信時,挎著小籃子,籃里放點野菜,野菜底下再放幾個搓好的,他們派兒童團員向橫溝、賈莊、支馬周、大趙等村莊和欽工區(qū)政府送信,讓周圍附近的村莊把糧食衣物收藏轉移,這樣使鬼子的“掃蕩”計劃落了空。還有一次,鬼子又下鄉(xiāng)“掃蕩”,我地方部隊被鬼子從中切斷。一部份人失掉聯(lián)系,就是由兒童團副團長楊春榮擔任聯(lián)系任務。事后楊春榮同志告訴我,他在送信時,挎著小籃子,籃里放點野菜,野菜底下再放幾個搓好的泥團子,信就裹在泥團里。做上記號,自己心里有數(shù)。途中遇上了“二皇”,把他當作真挖野菜的,又從他籃子里拿出小泥團,認為這樣的泥團是農村孩子玩的;拿在手上顛了顛,就又放回籃子里。就這樣,他蒙過“二皇”,把信送到駐在支馬周莊上的部隊。
  在抗日戰(zhàn)爭八年中,后營村的兒童團,在地方黨組織的教育下,激發(fā)了愛國愛鄉(xiāng)的熱情,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懂得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后來有很多兒童團員參軍參干,走向革命和建設的道路,團長王士朋就是其中之一,他十八歲隨黃克誠部隊轉戰(zhàn)南北,現(xiàn)在轉業(yè)到海南島工作;陳桂家、楊春榮和顧樹青等參加了地方工作。大多數(shù)兒童團員,直到現(xiàn)在,還在為四化建設貢獻力量,他們從兒童團員、共青團員成長為共產黨員,一步一個腳印,譜寫了一部光榮的革命史。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