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名城索引 > 黨史研究 > 新聞戰(zhàn)士的搖籃——記華中新專在板閘

新聞戰(zhàn)士的搖籃——記華中新專在板閘

2014/6/16 17:33:30    作者:沈光祖    閱讀:2942    評論:0

  一九四八年的冬天,淮海戰(zhàn)役的炮聲震撼著蘇皖大地。
  十二月上旬,兩淮再度回到人民的懷抱,中共華中工委由合德鎮(zhèn)進駐與兩淮成鼎足之勢的徐場莊,工委的喉舌《新華日報》(華中版)社和華中新聞?茖W校隨之遷到淮安的板閘鎮(zhèn)。
  華中新專是一所革命的專業(yè)學校,孕育著新型記者的搖籃。它是由新聞界的耆宿范長江、惲逸群親手創(chuàng)辦的,他們曾先后擔任《新華日報》(華中版)社社長,和華中新聞專科學校校長。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風云變幻,華中新專曾一度停辦,此時是復校后的第二期。工委宣傳部長俞銘璜兼校長,《新華日報》(華中版)副社長徐進兼副校長,羅列同志擔任教育長,主持學校的全面工作,汪克之、孫葵君兩同志襄助羅列同志工作。校址設在板閘鎮(zhèn)西街兩側,暫以華中大學新聞系的名義對外招生。為了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革命向知識青年敞開了大門,在淮海戰(zhàn)役的凱歌聲中,南京、上海、武漢等地革命青年紛紛越過封鎖線,來到解放區(qū),與蘇北新解放的青年一道進華中新專學習?荚嚨目颇繛檎闻c寫作,隨到隨考。此外,有相當數(shù)量學員自華中大學和華中黨校轉學到新專。入學者都具有高中畢業(yè)以上的文化程度,不少是大專院校肄業(yè)或畢業(yè)生,黨員約占四分之一。
  新專的辦學方針是:以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培養(yǎng)既懂得黨報性質(zhì)和任務,又熟悉一般辦報業(yè)務的新聞干部。教員由報社的各級負責同志兼任,徐進同志親自主講“辯證唯物主義”,秦加林問志講授“報紙的大眾化”,凌建華同志講授“時事與報道”,高斯同志講授“采訪工作與通聯(lián)工作”,  俞學成和方玉書等同志也曾上過專業(yè)課。
  學員由原有的七十多人陸續(xù)增加到一百一、二十人,劃分為九個小組,每組設學習組長和生活組長各一人。教學采取集體上大課、分組議論、大組討論,然后總結的形式,由孫葵君、陳方、周正良、朱明、金星等同志分工負責各組的學習輔導。
  學習材料主要是報紙、文件,校部逐口發(fā)給每人一份《新華日報》,另外分發(fā)《新民主主義淪》、  《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chǎn)黨》、《列寧是黨報的編輯者和組織者》、《加里寧論通訊員的寫作和修養(yǎng)》、  《毛主席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等小冊子和活頁文選,其它靠聽課記筆記。學員可以看到發(fā)至縣團級的《內(nèi)部通訊》,上面刊載了中央社、美聯(lián)社、法新社、共同社等資產(chǎn)階級通訊社的電訊,在當時這是一種特殊的政治待遇。
  新專的教學秩序是井井有條、嚴肅活潑的。其中最能體現(xiàn)學習高潮和智能角逐的,便是大組討淪。這是圍繞各個學習階段的中心課題,針對小組討論中意見分歧的焦點,經(jīng)校部歸納研究后進行的,每月一至兩次,由羅列同志親自主持,會議開始后,發(fā)言是踴躍的,爭論是激烈的,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發(fā)言者大都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據(jù)理力爭,以理服人,充滿著民主、團結的氣氛。羅列同志善于歸納大家的意見,指出其中共同之點,  也明確提出尚待爭議的焦點,及時地將爭論引向深入。有一次,他曾風趣地指出王冶新夫婦(這是僅有的兩位已婚學員)的觀點有明顯的差異,這個小小的插曲頓使大家輕松了一下,而不致于爭淪得面紅耳赤。通過大組討論,大家進一步提高了認識,豐富了知識,增強了分析問題和說明問題的能力,立場、觀點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轉變。
  學員來自五湖四海,不少人是帶著小資產(chǎn)階級的羅曼蒂克走進革命隊伍的,思想情況比較復雜。然而,新專的黨組織是了解這批知識分子的,并對他們做了大量細膩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時政治思想工作的特點是:平等待人,以誠感人,以行導人。輔導員和學員經(jīng)常開展淡心活動,彼此開誠相見,一次談不通,下次再談,允許保留意見。同學之間也曾有過矛盾和糾葛,校領導一再強調(diào)尊重事實,服從真理,實事求是;反對小圈子,提倡出以公心,一視同仁。并且對黨員提出更嚴格的要求(當時黨組織處于半公開狀態(tài))。
  當然,黨的倡導不是每個人一下子都能理解,思想認識有個漸變到飛躍的過程,還必須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每當夕陽西下,公路上,清溪邊,石橋頭,運河畔,映著三三兩兩的身影,這是人們在作心靈的交流,感情的滲透和真理的探討。
  起初,學員對政工人員的一言一行都很注意,其用意在于學習,也在于監(jiān)督,有時提起意見相當尖銳。而政工人員表現(xiàn)出豁達大度,凡是基本正確的都誠懇接受,對稍有出入的也不計較,即使與事實不符的,只作簡要說明而泰然處之。這種革命的民主風度給予學員的影響很大。在以后的相處中,教職員的言行一致和言傳身教,使大家懂得如何正確運用批評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并定期作出思想小結。這樣,新專就形成了充滿革命活力的、團結戰(zhàn)斗的集體。
  俱樂部是個群眾性的文娛組織。學員中不乏學運骨干和歌舞能手。他們除了出墻報、教歌教舞、組織球賽以外,上課之前,那位來自上海劇專的俱樂部主任,都要常領大家引吭高歌,學員多次舉行文娛晚會,也曾為印刷廠工人和駐地群眾演出,節(jié)目多為當時蔣統(tǒng)區(qū)流行的進步歌曲,如《茶館小調(diào)》、《干到底》等,以及新疆舞、采茶舞。這年“三八”婦女節(jié)前,女同學為了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決定譜寫一首“三八婦女”歌,當時推選四名同學執(zhí)筆寫歌詞,  由作曲家費克同志譜曲。在三月八日這天,全體女同學與地方婦女組織聯(lián)歡,請費克同志教唱這支歌,不久,兩淮地區(qū)婦女都會唱:“同志們,大家攜手向前進,爭取全國婦女大翻身,誰說我們不如男子漢,我們是新中國的主人!苯▏螅@首歌收入《革命歌曲選》在全國發(fā)行,注明“華中新專女同學集體詞”。
  轉眼間,已是鶯飛草長的季節(jié)。清揚公路上車輪滾滾,解放大軍的鐵流日夜奔騰,百萬雄師南下“飲馬長江”。一日,羅列同志的侄兒,某部營教導員羅璜同志隨軍路過板閘,這位屢經(jīng)沙場的年青指揮員和我們見面了。他要大家寫紙條提問題,然后他將問題歸類,排列了順序,從部隊的政治工作到軍事工作,從戰(zhàn)略到戰(zhàn)術,從陸戰(zhàn)到防空作了系統(tǒng)的解答,給我們上了十分生動的一課。
  緊接著,工委指示華中新專南進。這時,必修的課程尚未完成,只有加班加點,徐進同志白天忙于報社工作,晚上給我們講授唯物辯證法,每次都講到深夜十二點,只見他不斷地抽著飛馬牌香煙,自始至終精神飽滿,談笑風生,真是誨人不倦啊!
  四月上旬,全體師生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板閘鎮(zhèn)的父老兄弟,正是他們給新專的教學工作熱情的支持。我們踏著古運河的波濤,冒著敵機的空襲,身披和熙春風,一路歌L聲,豪情滿懷地向泰州進發(fā)了。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