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知名人物 > 邵震中

邵震中

作者:政協(xié)文史辦    閱讀:8956    評論:0

  邵震中,江蘇淮安人。生于1958年10月15日。父親當時是白馬湖農場小學教師,母親在街道工廠工作,他有一個姐姐,兩個妹妹,家境貧苦。1967年因“文革”學校停課,學生只得在家。當時他家住在東長街居民點,門口有個理發(fā)店,理發(fā)店老師傅特別愛好下圍棋,他的父親和幾個舅舅也不時在理發(fā)店下棋。
  他常常在旁邊看,有時一看就是半天,漸漸地看出了門道,懂得了圍棋的死活。有一次,理發(fā)店老師傅和別人下棋,他在旁邊插了一句嘴,指著一塊棋說這兒要補一著,不然就死了。老師傅聽到后,先未在意,再定神一看,果然是這樣。這時老師傅開始教小邵下棋了,他的一個堂房舅舅,因有病在家休養(yǎng),也常教他打定式、打棋譜。他父親在鄉(xiāng)下教書,星期天回家常常帶著他找淮安城里圍棋高手,象淮安師范學校的教師蔡文干老先生(曾經得過淮陰地區(qū)圍棋比賽冠軍),另外還有象虞崇喜、張國祥等老前輩下棋,向他們請教。兩三年以后,縣城再沒有人能贏小邵了。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下放到寶應縣的干部姚偉鼎同志(原揚州地區(qū)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業(yè)余圍棋五段棋手,離休前為揚州市外事辦主任,現為邵震中的岳父)聽說淮安有這樣一位少年,特地來到淮安,與邵下棋。一局后,他大為震驚,隨即收邵為徒。從此經常來淮安教小邵下棋,時間不長,小邵就能和他分庭抗禮了。1973年初,“文革”中被視為“四舊”的圍棋活動得到了恢復,經姚的舉薦,省隊圍棋教練鄭懷德、薛仰嵩兩位老師先后來淮安檢驗邵的棋力,比較滿意。到省隊后在一次巡回表演賽上,又見到了圍棋國手曹志林。省隊圍棋高手沈果蓀七段,小邵被讓兩子,棋盤上殺得難解難分,使他們很驚訝。如果讓時光推遲五年,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被七段棋手讓兩個子,實在算不了什么。
  但在當年,確是鳳毛麟角。邵震中終于走到了競爭的行列中,那是1973年冬的鄭州圍棋邀請賽。有十四個省市參賽,他得到了少年組的第三名。第一名是上海王群,第二名是山西江鳴久。半年過去了,他未能趕上江鳴久,一年過去了,他離王群的距離反而更大了。邵震中陷于苦悶之中,他并非不聰明,并非不努力,只是原先是靠著一點才氣,并沒有打下扎實的基礎。
  邵震中的性格有好賭爭勝的一面。但是,在中國,好賭決不是一種好的習性。在很多人的眼里,賭是一種惡習。一種絕對不可提倡的東西。因此,邵震中好賭,也不會給人留下什么太好的印象。在1987年之后,邵震中沉湎在勝負的游戲中而不能自撥。這在圍棋界幾乎路人皆知。這對他的圍棋事業(yè)幾乎是致命的。盡管,好賭并不會影響他的棋業(yè),但在中國,好賭始終是一種人人皆知的惡習,人們開始另眼相待,將他打入另冊。特別是在他的比賽成績不好的時候。但是,邵震中對賭自有見解。他說,人是絕對需要有一點惡習的。沒有惡習的人,容易自我封閉,容易產生精神障礙。對下棋的人來說,惡習有時候會給他帶來一種解脫。人在無法解脫的時候是很痛苦的。邵震中的話不是什么哲理,但絕對有道理。然而,邵震中不是一個有賭運的人。他基本是“十賭九輸”。十賭九輸,還“樂此不!,是不是很說明一點問題呢?!
  1976年5月,成為江蘇省圍棋隊專業(yè)棋手。1977年夏,進入北京國家圍棋集訓隊訓練。1980年10月國家集訓隊正式成立,邵震中成為首批正式隊員,在北京集訓隊度過十年時間。邵震中性格隨和,棋風也外柔內剛,穩(wěn)健凌厲。1980年、1981年在全國圍棋個人賽上獲得第四名;1981年
  3月在日本東京獲得第三屆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的冠軍;1982年,在中日青年“三番棋對抗賽”中,以2比0戰(zhàn)勝對手。1982、1983年、1986年在全國圍棋個人賽中均獲亞軍;1983年8月在全國第三屆圍棋國手賽上獲冠軍,同年江蘇省獲全國圍棋團體賽冠軍;此外,邵震中還參加了第一、二屆中日棋擂臺賽,日本棋圣(終身獲得棋圣榮譽稱號)藤澤秀行在評價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時說,邵“布局精細,序盤在中國數一數二”。1987年11月被推選為全國圍棋十強之一。1982年國家實行圍棋段位制,邵震中被定為六段。1983年5月在太原全國升段賽上升為七段。1989年在揚州全國圍棋升段賽上升為八段。1995年6月在河南全國圍棋升段賽上升為九段,成為江蘇第一位九段棋手。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