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最新在线_伊人丁香五月综合婷婷_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_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首頁 > 淮史百科 > 名人研究 > 淮安籍甲骨文書法篆刻家秦士蔚

淮安籍甲骨文書法篆刻家秦士蔚

2014/6/1 20:11:59    作者:高建平    閱讀:4678    評論:0

秦士蔚(1922-1999)江蘇淮安市淮安區(qū)淮城鎮(zhèn)人。長期從事甲骨文字學研究。系南京市蔬菜公司退休干部。江蘇省文史館名譽館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書協(xié)江蘇分會理事。從六十年代初試以甲骨文制印,作品入選全國第一、三屆書法篆刻展覽作品集,首屆全國篆刻藝術展作品集等;參加國際書展及中國書展赴比利時、法國展出。書法作品被中央文史館、遼寧博物館、淮安周總理故居收藏。終生致力于甲骨文書法篆刻研究和創(chuàng)作,為我國當代甲骨文篆刻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印章刀法爽利,渾樸奇崛,別開印壇新面。卜文書法瀟灑大度,氣宇雄渾。(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名鑒》)

一談及甲骨文書法篆刻,很多同道都會提起秦士蔚先生,可見其影響之大。我們沒有見過秦士蔚先生,對他的生平藝術以前沒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從他的要好朋友周來成(92歲,健在!早年做過淮安二帝祠的道士,尹柏寒的關門弟子)處知其大概。

秦家與劉夢熊(劉鶚之兄)、劉鶚、劉進芝、顧秋嵐、程良貴(此人會寫四十種魏碑字體。)、何益三(近代國學大師羅振玉的姐夫,羅繼祖的外祖父。)、羅振玉(甲骨文鼻祖,羅繼祖的祖父。)、以及路山夫(住淮安城北臺山寺東,受知于何紹基。)、邱于蕃、高延弟(住西長街,是光緒淮安府志總篆。與高建平同宗同族)、蔣清翊(清末金石家、訓詁家。住東門水巷口)、魯一同(淮安方志學家)、裴楠(乃祖是清末福建船政大臣裴蔭森。郝孚寧的外祖父)、田魯漁(袁鷹的祖父。)、丁寶銓(清末山西巡撫)、姚競芙(王文韶的外祖父。)、段朝端(丁寶銓的老師,住大觀音寺巷。)、尹柏寒(收藏家、金石家。)、蔣逸安(客居淮安,住東門水巷口北)、尹星侶(陳冰的父親)、薛仲安(勺湖小學校長)等江淮飽學名流往來甚密。

秦士蔚先生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熏陶下,自幼就對諸子百家、訓詁名物、金石文字等多有鉆研。學有建樹,遠近聞名。他七歲時家課讀毛詩,十二歲讀唐詩宋詞。弱冠前,曾專力研究古碑帖,后跟當地包百齡學習篆刻。抗戰(zhàn)時期,李一氓同志隨新四軍路過淮安時,見到秦士蔚所刻之印,備加贊許。與淮安當地愛好篆刻的周來成(92歲,健在;尹柏寒的關門弟子。)、吳錦珊、黎明、秦壽歐(秦士蔚族人)、何維均等都是要好朋友。秦士蔚是秦煥長房長子長孫。他小時住在淮安淮城小魚市口東秦家大院中路西側,進入磚雕大門、穿堂向西,內有兩棵參天的銀杏樹,書房坐落其中,環(huán)以假山、水榭,甚是清幽典雅。

他在“十年浩劫”期間雖深受其害,但仍常于無人之處游刀走筆,考源辨流。還曾釋讀出甲骨文字100多個。素有“活字典”的美稱。

且在古稀之年,尚以兩年的工資購回全套《甲骨文合集》,可見其對藝術的熱愛和投入之深。更讓人敬佩的是,他能于聲名鵲起之后,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自勉,足見其淡泊之志。他不甘于某家某法的依樣葫蘆,所以一生勤于探索,涉獵廣泛,又能集中優(yōu)勢,主攻少人問津的甲骨文創(chuàng)作。終于另僻蹊徑,自創(chuàng)一種水墨寫意性的甲骨文書法。這在當時的甲骨文創(chuàng)作中無疑是十分前衛(wèi)的。甲骨文自發(fā)現(xiàn)已有100多年了,但除了簡琴齋、秦士蔚、蘇金海等,時至今日,有關甲骨文創(chuàng)作的名家和上乘的甲骨文書法篆刻作品仍然不多見。這和甲骨文字的深奧難辨有很大關系。因為甲骨原字的數量有限,用于創(chuàng)作就常常會缺文少字捉襟見肘,這就需要有過硬的文字學功夫。

甲骨文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難度,在于其字形結構多為不規(guī)則的斜線和幾何圖形,這在較為方整規(guī)則的字幅和印面里極不容易安頓。放穩(wěn)定了,又容易少了天然瀾漫的原生意味。就我所知,甲骨文作品往往會被甲骨文學者感覺走調而否認;而拘于甲骨文摹寫化的作品,又會被書法家、篆刻家所不屑。象秦士蔚先生這樣集創(chuàng)作和“”“活字典”于一身的書法篆刻家,自然就顯現(xiàn)其學術性、藝術性的雙重優(yōu)勢了。從秦士蔚先生的作品集看,他的甲骨文篆刻非常善于多字印的創(chuàng)作。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寂寞嫦娥舒廣袖”等,能將全印調度得巧妙妥帖,生動多姿。寂寞嫦娥舒廣袖,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在秦士蔚先生之前,甲骨文書法作品似乎一直是以清瘦尖削、冷峻拘謹的摹寫化或小篆化的形象出現(xiàn)的。其實,殷商文字除了刻契,還有毛筆書寫的文字。如墨書陶片“祀”字,以及同時代的“后母戊鼎”、 “宰豐骨”等,其書寫起止分明,提按可辨!拔üP軟則奇怪生焉”,我揣度,先生大概就是在這些被人忽略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新機,他敢于“與世相違”,大膽借鑒,并以抒情化和個性化的提煉,使他的甲骨文書法創(chuàng)作增強了筆墨情趣和藝術含量。這對后來的寫意化甲骨文書法創(chuàng)作具有開山之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可喜的是,先生的創(chuàng)作如今已薪火有傳。特別是他所在的江蘇,可說是甲骨文創(chuàng)作在全國頗為秀出的地區(qū)。比如蘇金海先生成就卓著的創(chuàng)作,我想也與秦士蔚先生的倡導和啟發(fā)有關。并且,通過蘇金海先生在當今的影響,又帶動了一批年輕的甲骨文作者。尤其是江蘇的“甲骨文學會”以及活躍在南京的一支的年輕團隊“金陵四子”(童迅、孫國柱、杜志強、王建強)等,他們的創(chuàng)作很具實力和后勁。(見《印說》)

總之,秦氏在治學藝術的道路上,虛懷若谷,廣交師友,擷取古人、今人能者之長,以補己之短,先后結識蕭嫻、林散之、丁吉莆、陳大羽、王一羽、石學鴻等名家。秦的書法篆刻作品,偏旁部首、形聲假借等領域無不一一精審。書法、篆刻風格獨特,自成一家。

秦士蔚先生是為數不多的研究甲骨文創(chuàng)作并取得明顯成果的老一輩學者型藝術家。經過他長期艱苦的探索,使甲骨文創(chuàng)作一改冷峻拘謹的摹寫化形象而走向了筆情墨趣的表現(xiàn),并且有了自己明顯的風格。這是他數十年的打造,把汗水、智慧和理想都融了進去,從而重塑和再造了甲骨文創(chuàng)作的嶄新模式和途徑。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創(chuàng)造。然而,我們今天的甲骨文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如果仍然停留在前人層次,是遠遠不夠的。我以為更應結合各人的個性氣質,上升到以各人的審美理想為指向的高度,力避隨人腳蹤的盲目性。并且有的放矢,摸索出一套書印相應、書印一體化的形式語匯。這需要有一大批象先生那樣有膽識的同道,去繼承和發(fā)展,從而創(chuàng)造出具有新的時代面貌的甲骨文作品,使古老的甲骨文在當今盛世重現(xiàn)輝煌。我們有理由相信,甲骨文創(chuàng)作的潛能還很深遠,甲骨文創(chuàng)作的未來,定能與其他書體一樣異彩紛呈,前景光明。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蘇ICP備13030079號-2 蘇公網安備32080302000221號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