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財神
2015/3/5 9:06:58 作者:仲啟新 閱讀:4320 評論:條
回憶童年歲月,過年是最熱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村的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二十三送灶爺,二十四蒸饅頭,二十六宰豬殺雞,二十八磨豆腐,二十九打掃屋墻院落,大年三十辭別舊歲,歡天喜地過大年。除卻這些,我們孩子玩鞭炮、穿新衣、拿壓歲錢,記得當(dāng)年我最大一筆壓歲錢就是五張貳分的紙幣。
到了大年初二,就可以看到跳財神舞蹈。早上聽到鑼鼓從村莊一頭響起,就知道財神來了,于是各家各戶傾巢出動看熱鬧,人走了,但是門不能關(guān)實,稍稍留上一條縫,方便財神到了一推就開,把財氣送進(jìn)家門。
扮財神的是人不是神,是外村、甚至是外鄉(xiāng)有舞蹈特長的人,其實就是窮人自發(fā)組織的一種民間娛樂兼斂財活動,表演后主家需要施舍些錢物,故非體面或比較富足的人家也是不愿給的,因為那時家家都窮,多數(shù)人都是看熱鬧。
跳財神一般由三人組成。一個在前面表演,一個跟著敲鑼,最后一人背著口袋在后面接收財物。表演的人頭戴烏紗,身穿蟒袍,扮成財神,手持黃泥捏的大元寶,元寶外面包上一層黃錫紙,在太陽光下金光閃閃,表演者邊跳邊舞。每到一家門前,左右前后夸張地跳著,送到門洞時,推開大門,將懷里元寶往里送,同時在門口做出把門外的財富往屋里攏的姿勢,寓意新年主家財源廣進(jìn)。舞者在跳的過程中不斷變換花樣,主家和看熱鬧的鄉(xiāng)親們都在院內(nèi)或門前圍成一圈嘻笑著看熱鬧。
這家跳完,跳財神的人向下一家跳去。此時,主人家會自動留下一人,等后面同伴向主家再道些“新年發(fā)財”之類的吉祥話,給些錢或饅頭之類的。財物的多少隨意,舞者從不講究,有不少窮人家連一個饅頭也舍不得給,也沒事,照樣給你家送元寶,圖的就是一個樂字,愿望就是今年更比去年好,舞者要把這個樸素的的愿望送到每一家。
過了初二,農(nóng)家年就算過完了。農(nóng)家春來早,從初三開始,田里就熱鬧了起來,開始給冬小麥?zhǔn)┐悍,一年之計在于春,勤勞的農(nóng)家人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