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年
2015/10/29 10:39:51 作者:曹樹春 閱讀:3223 評論:條
臘月是年的門坎。走進臘月,淮上人家便為年忙開了,這就是傳統習俗的忙年。
忙年大多從臘月初八開始,城鄉(xiāng)人喝了臘八粥,即按各自的風俗習慣,把年忙得轟轟烈烈,且各有特色。
街上人家忙年,有的忙購物置年貨;有的忙做年貨生意;坊間文人墨客更把年文化忙得豐富多彩。
街上人置辦年貨,喜歡多跑農貿市場,有條件的直接驅車下鄉(xiāng)采購,對水產家禽精挑細選,來不得半點含糊。魚要擇剛出河塘的鮮魚,雞鴨當選土雞土鴨,生殺活宰后,回家不用去鱗脫毛,掏空內贓清洗干凈,塞進花椒鹽等佐料,再掛到房屋廊檐下日曬夜露,這樣多日“風”制的臘雞、臘鴨、臘魚等,烹飪出來色香味俱佳,是過年宴請親朋好友的一道壓桌大菜。
如今,街上人崇尚吃出健康,吃出品位,注重粗糧細做,粗菜細吃。年貨中少了許多大腥大葷,多了不少野味蔬菜,多年不吃的粗糧野菜,成為了置辦年貨的首選。
丹青軒的畫匠當街擺案,忙著為街人現場繪年畫,賣年畫。畫的是街人忙年景,描的是忙年市井圖,現畫現賣,現買現畫,畫不分雅俗,價不在高低,繪畫人與賞畫人同為年畫來,買畫人與賣畫人齊入年畫中,成為了老街人忙年的一道人文風景。
紙扎坊的老板祖?zhèn)髯錾艋\,一年制作一種主打燈籠。秋后便忙備材料,制作燈籠骨架,進入臘月,店鋪里巳擺滿了形形色色的燈籠,引得過往街人駐足觀賞,有的當場掏錢買下,樂顛顛地拎著燈籠穿行在忙年的人流中。老板娘介紹,她家從臘月開始忙碌,一直忙到二月二才能消停。
過了臘月半,街東的王先生忙著為街坊四鄰寫門對聯。老夫子自己編春聯,為人寫春聯,對特殊人家還上門送春聯,有時忙到除夕還在忙。一副副大紅春聯飄著硯墨香,彌漫在大街小巷,年味亦在人們逐漸加快的步履中越來越濃了。
與街上人忙年的精買細做相比,莊戶人家忙年聲勢大,出手闊。
送灶日前夕,農夫們信手從自家圈內牽來肥豬肥羊宰了,整頭豬羊腌入廚房大缸里,足夠正二月里家人和客人享用的。自家欄里養(yǎng)的雞鴨,自家田里種的蔬菜,不用買,不用備,隨吃隨殺,現吃現摘,現洗現下廚,那菜肴端上餐桌才叫鮮美可口。大鍋飯,大盆羹,大盤菜,大碗酒,吃出了莊戶人的豪爽。
臘月過了大半,兒孫們陸續(xù)放假從外回家了,莊戶人舉家進城逛商場。年貨中除了新服飾和煙酒糖茶等節(jié)日用品,主要購置一兩件電器或大宗物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唱片機、黑白電視機,到現今的汽車、空調機等。那是莊鄰們拜年時最看重的當家物件,也是炫耀家人一年勞動成果,露眼顯富的展品。
大姑娘,小媳婦三五成群地進了城,除去服裝城購買衣飾,更得走進新潮發(fā)廊,剪燙一頭新發(fā)型,興高采烈地騎著電瓶車回村莊。此刻,鄉(xiāng)道上五彩繽紛的服裝衣飾,熙熙攘攘的人潮車流,把臘月的村社渲染得春意盎然。
送走了灶神爺,莊戶人家該忙炒蟲了,這是忙年中最讓大人小孩嘴饞心動的事情。炒蟲家里有什么谷炒什么谷,過年想吃啥炒啥,花生、瓜子、玉米、豆子、大米等信手拈來。早先用鐵鍋炒,后來用炸炮機和烘烤爐炒,炒鍋人一邊揮動鍋鏟,或滾動烘爐,一邊哼唱炒蟲謠,村莊上彌漫著五谷的芳香,讓人聞之垂涎。
排演年戲是村民忙年的重頭戲,幾十號人要忙上十幾個白天夜晚,舞龍燈,踩高蹺,乘花船,唱淮劇,農家人演農家戲。從正月初一起,鄉(xiāng)戲輪流在村莊上走演,鄉(xiāng)民演鄉(xiāng)戲,說的是鄉(xiāng)音,唱的是鄉(xiāng)曲,演的是鄉(xiāng)劇,抒的是鄉(xiāng)情。戲演高潮處,臺上臺下同唱共演,演員在觀眾中唱,觀眾在演員中演,演員與觀眾融為了一體。
把年忙出此等盛景,莊戶人的心里除了甜蜜還是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