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揖堂與帶柳園
2016/7/22 8:46:27 作者:張紅艷 閱讀:6047 評論:條
帶柳園坐落在城北河下蓮花街的南頭,蕭湖的旁邊,地處偏僻,建有房屋八九間,因周圍種滿了柳樹,像一條綠帶環(huán)繞而得名。
帶柳園是吳揖堂先生的別墅,吳揖堂先生,名進(jìn),字瓞村,乾隆初年諸生。年輕時家境貧窮,性情高寒古樸淡雅,得陶淵明和韋應(yīng)物的真諦要領(lǐng),以教書為生,基本不和外界聯(lián)系,他平生撰寫了詩集和自敘。著有《一詠軒詩集》、《山陽耆舊詩續(xù)》、《山陽志遺補(bǔ)》、《詩見》。吳揖堂的兒子準(zhǔn),字蔗田,號次萊,乾隆己未年的進(jìn)士,在刑部任提牢一職。為官清廉謹(jǐn)慎,因為出事被罷免了官職。后來找關(guān)系捐了銀子恢復(fù)原職。告老回鄉(xiāng)后,一直隱居帶柳園中不和外界來往。
帶柳園不大,但結(jié)構(gòu)布局非常復(fù)雜,題寫的匾額很多,有淡中堂、淡懷堂、紅藥草堂、碧潤軒、聽雨樓、一詠軒。從李蒸“君居枚坊前,老屋只數(shù)椽,小筑思展拓,構(gòu)此一詠軒。于茲日吟哦,竟夕自醉眠”,《一詠軒閑居詩》“屋角開黃花,檐前余夕陽。坐對意始愜,陶然傾一觴。褊性自孤寂,獨宜冷落場”?梢姡辉佨幨侵魅私哟e客的地方。一詠軒屋前種了很多的花草和蔬菜是吳揖堂先生的樂趣所在,客人來時,甚至可以直接摘下品嘗。
帶柳園的東邊是蕭湖,夏季柳色青青,柳樹包圍著蕭湖,湖上長滿了蒲草,夕陽西照,湖面波光粼粼,蒲草里不時會有魚兒跳出水面的聲音。蒲草在夏季,蒲心會長出的香蒲棒,干燥后點燃有驅(qū)散蚊蟲的作用。冬天,蒲棒的絮可代替棉花做成被子,非常的溫暖。
吳揖堂先生生性雖然內(nèi)向,但和周圍的鄰居相處甚是融洽。鄰居多以割蒲打漁為生……
|